close

長日將盡:二十週年 The Remains of the Day: The 20th Anniversary (James Ivory, UK/USA, 1993)

當《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奪奧聲勢如日中天時,《長日將盡》的出現卻完全逆轉我對該橫掃奧斯卡大獎影片的觀點,雖然詹姆斯艾佛利前一年才推出已創導演生涯高峰的《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 1992),對我而言,本片才是他的登峰造極之作。

改編自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1989年出版並獲得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的同名小說,原著以管家主角史蒂芬斯的第一人稱敘事,然而由艾佛利老搭檔、二度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並與石黑一雄同為布克獎得主的已故德裔女編劇露絲普拉佛賈布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 1927-2013)所改編的劇本,則是從女主角肯頓小姐寫給史蒂芬斯的信為開端,觀點的巧妙轉換讓兩個角色的份量在電影中變得遠較得以互為抗衡。

當時才剛在1992和1993前後年成為奧斯卡影帝后的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和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在片中的精湛演出若非生涯最佳,也絕對堪稱是與他們的得獎演出並駕齊驅,霍普金斯將史蒂芬斯近乎愚昧的擇善固執和欲言又止的壓抑情感演繹到無人出其右的地步,說是影史前十大表演之一也毫不為過;但湯普遜的肯頓小姐也十分生動感人,將萌生好感、針鋒相對、盼獲關注、極度渴望到終究失望的心境轉折詮釋得無法再更扣人心弦,對我而言,她該以本片連莊奧斯卡,甚至才更該以本片封后。

當時尚未以《妳是我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成為一線小生的休葛蘭(Hugh Grant)和驚喜參演的已故「前超人」克里斯多佛李維(Christopher Reeve, 1952-2004)都在本片中留下令人難忘的身影,英國老牌演員詹姆斯福克斯(James Fox)飾演莊園主人達林頓勛爵,後來也小有知名度的英國男星班卓別林(Ben Chaplin)則是以本片初登大銀幕扮演年輕侍從。

連續兩年以《此情可問天》和本片入圍奧斯卡、去年甫過世的莫詮特艾佛利班底配樂家理查羅賓斯(Richard Robbins, 1940-2012)再度譜出優美雋永的樂章;曾以《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 1985)和《此》二度入圍奧斯卡的攝影指導東尼皮爾斯羅勃茲(Tony Pierce-Roberts)的取運鏡依舊傑出,尤其是兩位主角在晚上仍終須一別時、從緊握到被迫放開的手,儼然是影史經典畫面之一;當時仍算新手的剪輯師安德魯馬可斯(Andrew Marcus)流暢地把交錯於兩個時空的敘事串連,可惜沒以本片和前一年同樣傑出的《此情可問天》入圍奧斯卡,其後還有《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 2000)和《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2001)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剪輯成績至今卻依然從未獲得提名。

影史上最刻骨銘心的愛情電影,都不外乎是得不到的愛永遠最美的諷刺定律,從《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 1940)、《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1953)、《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到《臥虎藏龍》(2000)比比皆是,而《長日將盡》絕對是把這個主題呈現得最為細膩深刻的作品之一,這個故事也有對時代與歷史的深刻諷喻、對世代交替的失落惆悵,更對比出主角感悟人總悔不當初的徒勞恍然。片尾一隻被困在屋內的鴿子終於獲釋自由翱翔,一顆被封存的心卻再無歸依,有些事物,失去了或許還能復得,有些時刻、有個人,錯過了則便終生不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