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1995)是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的第四部劇情長片,以他個人的偶然邂逅經歷發想,敘述一對年輕男女在歐洲的浪漫相遇,入選柏林影展主競賽、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
席琳與傑西在歐洲列車上比鄰而坐而攀談認識,在兩人相談甚歡後,傑西貿然邀請席琳與他在維也納下車、共度他返回美國前的最後時光,兩人繼續談論彼此對於人生與愛情等種種看法,也因互相吸引而產生浪漫連結,但在告別時刻來臨時,他們必須作出是否繼續這段緣分的決定。
如果放寬標準,本片也算符合新古典主義戲劇的「三一律」,時間確實在一天之內,故事也是單一支線,大部分場景亦在維也納這個「單一」城市場景,這是李察林克雷特一向喜好劇場形式的證據之一。此片前總是獨立編劇的林克雷特,邀請在他片中演出的金克里貞(Kim Krizan)聯合編劇、借助她充滿自信與慧詰的思考,的確精準寫實造就兩名男女主角的交談與相戀。
即使本片的開放式結局留下發展空間,續集本應不在林克雷特的計劃之中,而是在獲得廣大迴響後,才與同樣熱衷後續想法的女男主角茱莉蝶兒(Julie Delpy)與伊森霍克(Ethan Hawke)連同金克里貞一起發想,因此造就了九年後的第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2004),再度入選柏林影展主競賽,並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與席琳在維也納分別九年後,成為作家的傑西造訪席琳的居住地巴黎宣傳新書,而席琳也真如他所願地出現。兩人八年半前並沒照約定在維也納重逢,因為席琳的外婆不巧於同時去世而無法赴約,即使已結婚成家,始終對席琳念念不忘的傑西決定透過寫書來找到她,然而遲來的重逢固然美好,對這段感情該何去何從,已有家庭與情感羈絆的他們再度面臨抉擇。
九年後的時間點並非刻意設計,而是只因原想大為拓展格局、在四個地點拍攝的大製作構想苦尋不著資金,才回歸單一地點的設定、直到九年後才完成,但真正真實時間(第一集仍有跳過時間)的作法,令本集比上一集更獲推崇,拍到第十部長片的林克雷特,導演功力當然也更精進純熟,比本片面世早兩年便開始發想製作的《年少時代》(Boyhood,2014),應該也是這個在真實時間內呈現同樣角色的概念延伸,席琳與傑西其實在林克雷特先前的首部動畫長片《半夢半醒的人生》(Waking Life,2000)中,即於另一個時空或重逢後的某個時間點現身。
兩名主角在錯失彼此與再續前緣的遺憾與希望之間,試圖笑著釋懷卻更耿耿於懷,比起第一集相較下的青春純愛,本集彌補失去過往的主旨,當然更加刻骨銘心,短短80分鐘的篇幅,則成功營造他們亟欲把握機會卻面臨時間緊迫的強大壓力,與首集一樣或堪稱更加開放的結局,留下更吊人胃口也更令人魂牽夢縈的可能性。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2013)再與上一集相隔九年就是刻意對應,但林克雷特、蝶兒與霍克並非在完成第二集後隨即發想,而是在沉澱七年後、彼此仍都掛念並就緒之下,才決定延續這個故事和兩個角色。本片是林克雷特的第16部長片,對應首集回到日舞影展世界首映,並繼上一集再度入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傑西送兒子到機場搭機回國,在依依不捨告別後,走出機場與在外面等候的席琳會合。席琳與傑西已婚多年並生育一對雙胞胎女兒,受資深作家之邀的他們正於希臘共度暑假,雖恩愛如昔,日常生活的衝突摩擦仍無可避免,但對於未來居住地點的意見分歧,卻令兩人18年間的真摯愛情,瀕臨瞬間瓦解的危機。
雖仍維持前兩集的浪漫基調,本集實際上卻變成伴侶關係的探討呈現,但只要是從首集一路跟隨席琳與傑西的影迷,不但都會對這項改變不以為意,反而深感隨著他們成長、認同他們的人生歷程,個人雖然比他們小上一輪,卻仍在上映初看當下深感認同,更別提於屆滿他們在片中的年齡重看時更能感同身受,證明本系列雖與時間息息相關、卻超越時間的歷久彌新。
茱莉蝶兒與伊森霍克除了從主角晉升為編劇(不過蝶兒曾稱首集對白其實也是她與霍克即興發揮而成),也像隨著兩名主角記錄並檢視自己的成長,蝶兒更進而開創《巴黎2日情》(Two Days in Paris,2007)與《紐約2日情》(Two Days in New York,2012)同樣以相同主角延續的編導演系列作,霍克則在另與林克雷特合作的《年少時代》留下沒有呈現在本系列中的其他成長痕跡,兩人隨著年歲精進的表演功力也有目共睹,尤其是蝶兒展現從聰穎純真、充滿理想到據理力爭、有如現身說法的精彩寫實表演。
三集中的經典台詞俯拾即是,不過仍各有一段個人最愛的對白,第一集是兩人坐在小街巷道中、席琳所說的:「我相信若有任何一種神存在,並不會在我們心中,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微小距離。世上若有魔法,肯定是瞭解別人並分享事物的意圖,我知道這難如登天,但又何妨?答案肯定就在意圖裡。」第二集在兩人走過天橋花園步道時、也是席琳說的:「如果不用面對過去,回憶也可以是美好的。」第三集是眾人聚餐時、老婦人最後說的:「就像日出和日落,我們出現然後消失,對於某些人我們很重要,但又不過只是過客而已。」
前兩集也選用了巴哈與貝多芬等大師創作的古典樂章和動聽當代歌曲(第三集則由流行樂手葛拉漢瑞諾茲(Graham Reynolds)原創配樂以及希臘歌手哈莉絲阿雷克西伍(Χάρις Αλεξίου)譜唱原創歌曲〈Gia Ena Tango〉),個人也各有一首最喜愛並能夠分別代表該集的曲目,第一集是兩人在唱片行試聽間裡聽的、美國歌手凱斯布魯姆(Kath Bloom)1984年出版的〈Come Here),第二集則當然是茱莉蝶兒自己譜唱、並在片末演唱的〈A Waltz for a Night〉。
每一集都有彼此前後呼應的伏筆或彩蛋,傑西在每一集都提到以時間作為概念的故事構想(可能正是伊森霍克自己的想法),更被引用為第三集最後與席琳打破僵局的方法;第一集開頭列車上用德語吵架的夫妻,成為兩名主角邂逅的契機,然而他們在第三集的最後,正是與那對夫妻當時年齡相仿,且如出一徹地激烈爭吵,彷彿頭尾呼應般劃下圓滿句點,林克雷特、蝶兒黑暗霍克雖沒斬釘截鐵地否認後續的可能,但本集跳脫前兩集開放式的確切結局,似乎暗示了他們認為這就是一個三部曲的共識。
本文再用《愛在午夜希臘時》2013年撰文結尾作結:第一集是芬芳香甜的香草口味冰淇淋,第二集為甜中微苦的焦糖口味,第三集則是黑巧克力,苦味濃郁卻仍令人欲罷不能,並且更揮之不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