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故事向來以恐怖著名,但在所有改編他作品的影視中,最受喜愛的,竟是非恐怖類型的《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但並非這個故事不駭人,事實上,其中的邪惡人性可能比巫術和怪物更可怕,但在編導法蘭克戴拉邦特(Frank Darabont)的高明詮釋下,這個故事的人性光輝更加耀眼。

《刺激1995》改編自短篇故事集《四季奇譚》(Different Seasons,1982)中主題為「春天的希望」(Hope Springs Eternal)的《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在本片前,就有改編自主題為「不再純真的秋天」(Fall From Innocence)的《總要找到你》(The Body)的另一廣受喜愛的經典《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1986),本片後,改編自主題為「夏日沉淪」(Summer of Corruption)的《納粹追兇》(Apt Pupil)的《誰在跟我玩遊戲》( Apt Pupil,1998)也相繼問世,如今相隔超過20年後,主題為「暮冬重生」(A Winter's Tale)的《呼-吸-呼-吸》(The Breathing Method)的電影版也終於即將面世。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

這四則迥異故事仍有個共通點,就是它們都以極度荒謬的觀點看待人性。在《刺激1995》中,主角安迪杜弗倫被誤判殺妻和妻子情夫無期徒刑就是一個極度荒謬的前提,但這種荒謬也帶出因淬鍊而昇華的人性。在外面封閉自我、潔身自愛的安迪,到了獄中卻因必須自保而和其他囚犯打交道,甚至幫所有警衛和典獄長減稅洗錢,但在監獄的日子反而令他得以思考、反省冷落妻子的自己其實罪有應得,並把這一切當作救贖的過程。

除了個人道德的辯證,史蒂芬金的故事一向也用「絕對的邪惡」,來凸顯世上的確有不可饒恕的惡人,也讓他們自食惡果以大快人心,片中的典獄長和獄警長就是其中兩個典型案例。安迪幫獄警長取得哥哥留給他的所有遺產,進而成為典獄長的「財務長」,幫他把回扣黑金洗得一乾二淨,但兩人在得知安迪有機會洗刷冤屈時,不但不予以援助,更殺人滅口除掉與安迪情同父子的囚犯證人,只為了害怕自己的不法貪婪被公諸於世,結果證明是他們自作聰明、自掘墳墓。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rita hayworth」的圖片搜尋結果

救贖之道不僅存在安迪心中,史蒂芬金更聰明地讓它變成具體的逃獄途徑。安迪早從1947年入獄不久後,即發現挖掘逃獄通道實屬可行,兩年後更請瑞德幫他弄到當時風靡獄中的美女明星麗塔海華絲的大幅海報,來隱藏已經逐漸成形的洞口,這揭曉了原故事名《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的極其高明。這個最令人驚訝的意外轉折,除了製造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興奮感,或許也極度諷刺偷工減料的建築,進而令人回溯聯想到官僚貪腐的因果循環。

戴拉邦特在片中不時使用洞口的鏡頭,包括瑞德進入假釋聽證室,和安迪把帳簿放進典獄長的保險箱,來為安迪的逃獄通道設下伏筆,更延伸出安迪所說的希望意念。瑞德在說出毫不虛偽乞求的肺腑之言後,反而諷刺地終於獲得假釋,典獄長的保險箱則是安迪獲得新生的資金來源,最後令人恍然大悟這些鏡頭都暗藏玄機。至於典獄長口口聲聲奉主之名的假道學,和他用來遮掩保險箱的聖經箴言,都對應他最終發現安迪把挖通道的小鎚子藏在自己的聖經中、他惡有惡報的下場,以及安迪用美女海報來蓋住通道的異曲同工。本片透過這點深刻諷刺美國假宗教之名行圖利之實的陋習。

在IMDb的最佳評分電影排行榜上,1994年以在前20名包辦三部,成為最風光的一年,包括目前第12名的《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第八名的《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以及在2008年擠下《教父》(The Godfather,1972)成為冠軍、至今屹立不搖的本片,這三部片剛好一起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由當時最受大眾喜愛的《阿甘正傳》獲獎,《黑色追緝令》僅獲最佳原著劇本,上映之初熱門程度遠不如前兩部的本片則全軍覆沒,但在往後越來越多人看過本片後,聲勢扶搖直上超越該兩片,堪稱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最佳範例,但是否真為影史最佳,則留給觀眾自己定奪,不過除了酸民的刻意反對,本片確實是零負評。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

湯姆克魯斯和哈里遜福特是飾演安迪和瑞德的最初人選已非新聞(瑞德在原著中是白人),阿湯哥還參加了讀本會議,卻因戴拉邦特當時還是新人導演而退出。戴拉邦特也找過他最愛的演員金哈克曼和勞勃杜瓦來飾演安迪,但他們已有片約分身乏術,其他人選還包括克林伊斯威特、保羅紐曼、凱文科斯納、強尼戴普、尼可拉斯凱吉和查理辛,最有趣的是湯姆漢克斯是因為《阿甘正傳》而無法演出,後來還是和戴拉邦特合作了《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1999)。最後擔任主角的提姆羅賓斯不但獻出生涯最佳演出之一,更舉薦剛合作完《金錢帝國》(The Hudsucker Proxy,1994)的攝影師羅傑迪金斯(Roger Deakins),成為令迪金斯首度入圍奧斯卡的大貴人,可惜羅賓斯自己沒能入圍。本片也是如今成為奧斯卡最佳配樂項目沒得過獎的入圍最多次(15次)配樂家湯瑪斯紐曼(Thomas Newman)首度入圍的作品(還一舉連同《新小婦人》(Little Women,1994)入圍兩個名額)。

本片片尾紀念的艾倫格林(Allen Greene,1952-1989)是戴拉邦特的摯友暨前經紀人,死於愛滋病,戴拉邦特曾說在他過世後幫他做了一條愛滋被子,來平復自己的悲傷,足見兩人交情之深,令這份紀念意義更加深刻。戴拉邦特的私人生活似乎非常隱密,除了兒時到出社會後的背景,完全不見任何其他的資訊。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

最後回到個人的《刺激1995》經驗,本片在台由春暉影業發行,於1995年入圍奧斯卡後上映,是台灣片名中有1995的原因,刺激則是來自奧斯卡最佳影片《刺激》(The Sting,1973)(當時流行用相似題材或類型的電影加上上映年分來取片名,例如另一部由春暉發行的《春風化雨1996》(Mr. Holland’s Opus,1995)和《情色風暴1997》(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1996)),但以上映年分命名這件事本就荒謬無稽,若真要用也該以真實上映年分1994,或是片中安迪逃出監獄的「刺激」來源的年分1966以名符其實,不但令後來的年輕觀眾一頭霧水,也搞得台灣人(和一些華人)都誤以為本片是1995年出品。3月10日週五上映首日,我和父親去日新大戲院(今台北日新威秀影城)看黃金時段的晚場,記憶中該場有八、九成滿,全場的觀影氣氛非常好,瑞德成為安迪助理、最後在橡樹旁找到安迪留下的盒子、發現裡面的錢時四處觀望,都令全場大笑,揭曉安迪從通道逃獄時也有驚呼聲,結尾瑞德和安迪在海邊重逢時,也感覺得到全場感動。幾個月出錄影帶後,又租回家看了第二次。後來也收藏了最初的紙盒包裝版DVD,25年來或多或少看了一兩次。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圖片搜尋結果

2020年,拜接手城堡岩影業的華納兄弟影業和華納兄弟影業台灣分公司所賜,《刺激1995》得以在正好相隔25年後,以25週年之姿在台重映。雖然沒能再於日新上映,在同樣上映首日,在相近的另一家龍頭戲院國賓觀賞,也算有承接意義,而且國賓當年沒能排到本片。

arrow
arrow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