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even up 1964 opening」的圖片搜尋結果 「michael apted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
《成長系列》(另名《人生七年》,The Up series,1964-)是一齣至今橫跨56年的電視紀錄片系列,第一部《Seven Up!》(1964)原本只是英國時事紀錄影集《行動中的世界》(直譯,World in Action,1963-1998)的其中一集,由加拿大導演保羅歐蒙德(Paul Almond,1931-2015)執導,也是系列中由他執導的唯一一部,記錄14名來自英國各個地區和社會階級的七歲孩童,藉以一窺21世紀國家未來主人翁的真實原貌。

「7 Plus Seven」的圖片搜尋結果「tree」的圖片搜尋結果
以研究員身分參與第一集時僅是剛從劍橋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而後成為國際名導的麥克艾普提德(Michael Apted)是從第二部開始至今每一部的導演,他持之以恆地持續追蹤片中人物,並每隔七年就拍攝一部系列影片,以某個角度來看,他的導演生涯也隨著這個系列成長,第二部《7 Plus Seven》(1970)時已執導電視影集四年;第三部《21 Up》(1977)時已拍過三部電影;第四部《28 Up》(1984)時已進軍美國,更有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項提名、令西西史派克(Sissy Spacek)登上影后的作品《礦工的女兒》(Coal Miner’s Daughter,1980),可惜他差點入圍最佳導演(僅入圍美國導演公會獎);第五部《35 Up》(1991)時又已有入圍五項奧斯卡的《迷霧森林十八年》(Gorillas in the Mist: The Story of Dian Fossey,1988);第六部《42 Up》(1998)時已在拍攝商業大片《007縱橫天下》(The World is Not Enough,1999);第七部《49 Up》(2005)時已執導了熱門影集《羅馬的榮耀》(Rome,2005-2007)前三集;第八部《56 Up》(2012)時已拍過《納尼亞傳奇:黎明行者號》(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Voyage of the Dawn Treader,2010);第九部《63 Up》(2019)時則已兩年沒推出作品。

「michael apted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趣的是,也正是因為接觸紀錄片,令艾普提德發覺自己志不在此,但機緣下他被建議再度訪問《Seven Up!》中的孩童,無心插柳地開啟了一段至今長達超過半世紀的「紀錄作品」之路,而且絕對是他的生涯最佳代表作,這項令人望其項背的偉大成就,早已註定留名青史,在《63 Up》推出後,他便宣誓希望自己99歲時還能推出《84 Up》,但隨著這些人物逐漸衰老,這個系列真的頂多也只能再出四、五部了,而且如果《84 Up》後還能繼續(包括《84 Up》或甚至《77 Up》),勢必要有人接替艾普提德。

「seven up 1964」的圖片搜尋結果
《Seven Up!》從一群20名孩童造訪動物園作為開頭,其中14名成為本片聚焦的對象,當時他們和所有參與人員絕對想不到,這個計劃竟會跟著他們超過50年。被介紹的人物依序為:倫敦東邊郊區的賈姬(Jackie)、約克郡谷地的尼可拉斯(Nicholas,後來簡稱尼克(Nick))、利物浦的尼爾(Neil)、倫敦東城的東尼(Tony)、富裕西倫敦肯辛頓區的約翰(John)、查爾斯(Charles)和安德魯(Andrew)、倫敦某所慈善孩童之家的保羅(Paul)和賽門(Symon)、薩里郡私立寄宿學校的布魯斯(Bruce)、同樣來自倫敦富裕家庭的蘇西(Suzy)、賈姬的朋友蘇珊(Susan,後來簡稱蘇(Sue))和琳(Lynn),以及尼爾的朋友彼得(Peter)。他們在第一部中的發言,是後來每部系列作中絕對會引用的部分,有些人真的走上當時所說的路,有的人則與當時相差十萬八千里。

 

 

 

 

以下有《7 Plus Seven》之後的發展,若不想知道的人請迴避。

 

 

 


「7 plus seven 1970」的圖片搜尋結果「symon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
觀看這個系列可以很清楚地再度確認一件事,就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許多發展都像戲劇般始料未及,卻是再真實也不過的人生。第一個出人意表的,就是保羅隨父親搬到澳洲,《7 Plus Seven》還真的遠赴澳洲去訪問他,接著是《21 Up》時已嫁作馮婦的賈姬和琳(但在19歲結婚在當時和英國似乎很稀鬆平常),還有之前羞澀內向的鄉下男孩尼可,變成自信滿滿的牛津高材生;至於最一如預料地乏味的,則是三名來自富裕家庭的男孩,蘇西至少在《7 Plus Seven》中就面臨父母離異(約翰在《56 Up》中才終於提到父親在他八歲時即去世,母親必須一肩扛起家計,因為他對於艾普提德一直把他塑造成上流人士十分不滿)。

「7 Plus Seven」的圖片搜尋結果「21 up」的圖片搜尋結果
另一個出乎意料的發展,就是在《21 Up》中因自小受到父母離異打擊、對結婚生子嗤之以鼻的蘇西,到了《28 Up》中竟「搖身一變」成為育有兩子的幸福人妻,原本不想早婚的蘇也在24歲成婚;因深感在英國不受重用,尼可遠走他鄉到美國大學任教,以實現研究核能的夢想。然而,最令人驚訝的,是在《21 Up》中即已從大學輟學、在工地做工的尼爾,在《28 Up》中進而淪落為出走蘇格蘭、居無定所的流浪漢,而且顯然深受憂鬱症所苦,與他七歲時的開朗樂觀大相逕庭。《28 Up》是首部有人缺席的系列作,可能是因為加入BBC電視台而無法與對手ITV合作的查爾斯此後未再參與過(艾普提德則在《42 Up》後提到查爾斯甚至曾想對他繼續使用自己的照片提告),成功當上訴訟律師的約翰也拒絕參與。

「7 Plus Seven」的圖片搜尋結果「michael apted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michael apted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michael apted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
《35 Up》則換成另外兩人缺席(加上查爾斯三人):賽門正面臨離婚的低潮,彼得則因在《28 Up》中批評柴契爾政府引來輿論後決定自保而不再參與;最早結婚的賈姬也成為最早離婚的人物,她因短暫交往關係得子當上單親媽媽,則也令她成為所有女性人物中最前衛的,並推翻她之前不想生子的想法;亦離婚的蘇則必須獨力扶養一子一女,反應1970到1980年代女性的社會角色轉型;約翰因想宣傳自己在保加利亞(母親為保加利亞人)的慈善行動(可能是政治企圖)而再度參與。

「21 up」的圖片搜尋結果「tony 28 up」的圖片搜尋結果「35 up 1991」的圖片搜尋結果「neil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
完成童年夢想的,除了一路順遂當上律師的安德魯和約翰、從事科學研究的尼可,還有成為兒童圖書管理員的琳;布魯斯雖沒遠赴異國擔任傳教士,也異曲同工地教導移民孩童,甚至獲得前往印度的機會;東尼確實成為賽馬騎師,雖在出賽三次後就嘎然而止,轉行開起計程車,亦可說是如願以償。另外,在《21 Up》中提及想成為擁有重要身分政治人物的尼爾,在《42 Up》再度令人驚訝(驚喜)地重新就讀大學並取得學位、成為自由民主黨的議員。

「28 up 1984」的圖片搜尋結果「28 up 1984」的圖片搜尋結果
每個人的愛情之路也各異其趣:琳、保羅、蘇西、安德魯應會和另一半從一而終,即便是曾經出軌的東尼也會;原本看似抱持單身主義的布魯斯,在《42 Up》中終於找到妻子;在《35 Up》後單身多年的蘇,在《42 Up》中似乎找到第二春,兩人後來真的在一起,到了《63 Up》仍恩愛如昔;尼可在《35 Up》時已與妻子離異,《42 Up》中與第二任妻子在一起;離婚後的賽門與年輕時的女友重逢再續前緣、結縭至今;在賈姬《35 Up》中表達想為兒子添增弟妹,到了《42 Up》甚至又生了兩個兒子,並因再婚移居蘇格蘭,卻也再度離婚,也因身體不佳而靠社會救濟金度日,堪稱在所有人之中,與自己少時環境與理想相隔最遠的人。

「nick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第一部和《21 Up》的團聚後,大多人物都沒有交集,但仍有人因為這個系列而成為好友,包括幼時同病相憐被丟到孩童之家的保羅和賽門、布魯斯因看到尼爾在系列中的困境而伸出援手收留他,最意外的是來自不同背景的蘇西和尼可,仍在網路上傳訊息聯絡。也有漸行漸遠的幼時好友:賈姬因搬到蘇格蘭,而無法再與琳和蘇密切來往;原本看似死黨的尼爾和彼得,從《21 Up》起就不再一起出現或見面;至於約翰、安德魯和查爾斯,他們可能本來就交情不深、只不過是同班同學。世事無常、人事變遷,回想起時總不勝唏噓,也更令人珍惜仍在的相聚。

「michael apted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peter the up series」的圖片搜尋結果
這個系列最偉大也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它令每個觀眾看到自己,不只在英國,更是在世界每個地方。隨著成長經歷,我們能與每個年齡階段的他們產生共鳴,包括懷抱夢想、開創未來、失去至親、妥協現實、遭逢驟變、否極泰來,或許也正是李察林克雷特《年少時代》(Boyhood,2014)的構想來源。隨著《63 Up》揭曉琳沒能活過60歲、成為首位去世的人物、令觀眾深感真的像是失去一名摯友般哀傷惆悵,一個世代似乎也從此開始即將結束。在《70 Up》之前(如果還有的話),我們還會向哪個人物告別而落淚、還會為哪個人物的轉變而驚嘆?說不定查爾斯會像在《56 Up》重返的彼得,在遙隔49年後再度現身,一切都無從預測,這就是真實人生。

附註:艾普提德曾提及後悔沒多選幾名女性,起初也沒把女性人物的職業生涯列入考量。《7 Plus Seven》以後的每一部都有給他們酬勞。

《63 Up》官網艾普提德的話:https://www.63upfilm.com/history/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治鎊 的頭像
    喬治鎊

    喬治鎊電影專欄 George Column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