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 Sàidékè Balái (Warriors of the Rainbow: Seediq Bale) (魏德聖 Wei Te-Sheng, Taiwan, 2011)
承上文
「賽德克.巴萊」最值得推崇、卻被批評為立場不明的地方,就是導演兼編劇魏德聖在他努力了十二年的創作中,並不加入任何煽動族群意識、偏頗塑造並頌揚英雄的中立觀點。旅美台裔導演李安以全然客觀而中肯呈現美國南北戰爭的作品「與魔鬼共騎」,在推出時也曾遭受相同的誤解。
看
似霧社事件英雄人物的莫那.魯道,在「賽」片中其實並不全然是一位英雄,甚至在某些段落中看來,即使他有著被日本殖民者欺壓的充分反抗理由,他反而更像是
一個思想扭曲、甚至趨近病態的戰爭擁護者。青年時代的莫那.魯道是被自己的文明教育成一個殺手,他過人的矯健身手,讓他更沉醉於自己引以為傲的專長;對他
而言,殺人不過是一個適者生存的競爭過程。進入壯年後的莫那.魯道,看似已被殖民者馴服,其實在數十年後還暗自計畫著革命,而決戰過後,並未戰亡的他早已
為自己和族人決定命運,他身為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的立場,更像是個不折不扣的獨裁者。
至於日本殖民者也不全然被描寫成殘暴凶狠、只對被
征服的對象燒殺擄掠的大反派。其中一名日本官員小島源治,就對當地居民十分友善、甚至對他們的文明有相當大的興趣,進而學習他們的語言,並以他們的語言與
當地人溝通;另一名在霧社事件前上任的日本官員領導,也身懷走訪部落、與當地居民交流的理想與政策。
至於與日軍結盟的道澤群屯巴拉社,也
有與馬赫坡社互為世仇的充分理由,使他們不致完全被視為殘害自己同胞的叛徒;即使如此,自小便立誓要獵下莫那.魯道人頭的屯巴拉社頭目鐵木‧瓦力斯,在目
睹上吊的敵族婦孺時,對自己所在的立場、甚至自己族群和自己存在的意義,也感到嚴重質疑。在雙方展開正面衝突時,觀眾並沒有完全被引導到任何一方的觀點,
而是被賦予一種超然的客觀,去看待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
「賽德克.巴萊」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除了主角莫那.魯道以外,就屬深受日本文明
同化而深陷在角色衝突泥沼中的第三代原住民——原名達奇斯.諾賓和達奇斯.那威的花崗一郎與花崗二郎,以及馬赫坡社的少年隊領導巴萬.那威。二郎裡外矛盾
的立場,在影片一開始就被顯著地呈現,而身為日本教育體系中佼佼者、聰明伶俐的一郎,更是深感難以完全歸依任一方的無所適從,這讓事件爆發後的兩人,懷有
揮之不去的深刻自責和罪惡感。片中最動人的一幕,就是一郎和同被日本文明深刻同化的妻子花子,在面臨絕境中相對自盡、靈魂反倒獲得解脫的淒美,他們並不奢
望踏上祖靈所在的那片樂土,死亡的意義,只是讓他們解脫背叛先天祖先和後天信仰的雙重罪孽。
而巴萬.那威無疑是片中最搶戲的「大配角」,
從在學校受到不公待遇的無能為力,到成為實踐莫那.魯道光耀祖靈壯烈精神的鞠躬盡瘁,可說是所有角色中被塑造得最完整的。幸運得到一郎和巴萬這兩個角色並
表現出眾、甚至令人驚豔的徐詣帆和林源傑,果然在日前甫公布的金馬獎入圍名單中,雙雙和飾演壯年莫那.魯道的林慶台一同入圍最佳新人。
人
類自古以來的衝突對立,不斷地在歷史中,一再循環重演,「賽德克.巴萊」呈現的不過是人類史上的一段人性縮影。不論是在日治時期之前,部落間為維護或爭奪
領土而產生的暴力風俗;還是日本以武力擴張領土、進而強迫他人接受同化政策;若再往前看,漢人從中國抵達台灣時,也曾以侵略的手段,降服已在這片土地上生
活長達八千年以上的居民。追根究柢,對立其實並不真的存在於族群和族群之間,而僅僅是一個人類與另一個人類,它就是原始動物本性的一部分,差異只在於用哪
一種方式、哪一種文明包裝。
在某些人眼中,莫那.魯道是喪心病狂的殺人魔,但在另一些人眼中,他可能是超脫道德和生死對人類所造成侷限的
自我實踐者。「賽」再一次令人深感自己身為人類的渺小,也呈現了人性中能無遠弗屆地感化他人的強大潛能,在史詩神話般的情節和結局,留下撼動觀眾的餘韻之
後,我們不僅看到台灣電影也能達到國際級的技術水準,也激發我們以一種更宏觀的角度來觀看、思索「賽德克.巴萊」——「真正的人」的意義。
全文完
本文同步刊載於2011年11月第87期人籟論辨月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