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ffaut Godard 1.jpg

 

楚浮vs.高達 Deux de la Vague (Two in the Wave) (Emmanuel Laurent, France, 2010)

 

楚浮與高達,兩位法國電影新浪潮之父,在不到兩年前後的30年代初出生於法國巴黎,但家庭階級相差懸殊的他們,就像兩條原本互不相干的平行線,竟在彼此人生中發生創造歷史的交集,這,就是電影的魔力。他們兩人,就和所有對趕場看電影樂此不疲的影痴們一樣,對電影擁有崇高的熱情,他們也因為一起看電影而結識對方,那個還很單純的時代,讓他們的積極參與馬上有所收穫,和後來亦加入新浪潮的夏布洛、侯麥和李維特一樣,成為「電影筆記」的一員,造就他們電影生涯的最大契機。

 

身在當代台灣的影迷何其有幸,除了影展文化的日漸興盛外,美國八大片商的好萊塢轟炸不再是在地觀眾選擇貧瘠的可悲,對純粹電影藝術懷抱高度熱行的新進發行公司,共同扭轉了這個局面,令「看電影」不再只是一個下班後不需要花大腦的麻痺娛樂,而是逐漸成為一種提昇生活品質的有益習慣,雖然影展票越來越難搶、藝術電影的座位也不再總是隨到隨有,這種電影文化的興盛,使身為台灣影迷一份子的我也不以為意地與有榮焉並心懷感激。

 

「楚浮vs.高達」就是在這種趨勢下造福台灣觀眾的最佳典範,紀錄片的市場本就有限(或許近幾年來的台灣紀錄片稍微帶起了一股風潮),更別說是這種傾向學術性的電影論述主題,以往只能在影展中一飽影迷眼福的二三場次,現在變成至少連續一週的寬限映期,不論你已對新浪潮瞭若指掌、單純鍾愛新浪潮、對新浪潮有興趣但仍不甚熟悉,還是尚未感受過新浪潮魅力的準入門者,「楚浮vs.高達」的存在,絕對會讓深愛電影的任一世代影迷體內的每一個電影細胞為之沸騰。

 

當初還對新浪潮毫無概念的我,歪打正著地搭了台北電影節的順風車,從現在才恍然正是新浪潮始祖的開山之作「四百擊」起步,當時看完後就像許多名影評人和導演所形容的一樣,親身體會了那份莫大的感動和餘韻,但太多新電影的誘惑,使我忘記那股追尋新浪潮精神的念頭,其後在免費試映的邀約下,再度不識相地隨便看了「夏日之戀」,片中獨特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即使是將近過了半個世紀的現在看來還是十分前衛,更徹悟它啟蒙如「你他媽的也是」等新經典的無上地位。

 

反觀我的第一個高達經驗就很難說是一樣深刻,在還身為影展入門者時就選擇「愛情研究院」(另譯「歌頌愛情」)實在是高估自己的觀影功力,造成不敢再恭維高達的我,就白白錯失觀賞「我們的音樂」的機會,直到九年後(若不算「十分鐘後」中的短片),也就是今年,我才在金馬奇幻影展上見識到並理解為何大家如此崇拜高達的原因,「斷了氣」的確是影史上最「驚人的第一部」之一,而高達的「老影友」楚浮,正是該片的重要幕後推手一員。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