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大戰》(又名《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Star Wars aka Star Wars: Episode IV - A New Hope,1977)是美國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的第三部劇情長片,敘述反抗軍對抗被邪惡帝國統治的星際,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10項、獲最佳藝術指導(現美術設計)等六項,另獲音效剪輯特殊成就獎。
在反抗軍同盟成功盜走銀河帝國的最新太空站死星計劃後,帝國俘虜持有其設計圖的反抗軍領袖之一莉亞公主,她在被捕前透過機器人傳送訊息給隱居已久的絕地武士歐比王求援,進而意外陸續獲得誓為家人報仇的路克天行者和行遍星際的老手韓索羅相助,一起展開救出莉亞並毀滅死星的重要行動。
喬治盧卡斯從1971開始發想本片,起初其實是想改編他從小熱愛的星際科幻漫畫《飛俠哥頓》(Flash Gordon)及其改編同名電影短片系列,但無法取得版權,於是他往前回溯該漫畫作者艾力克斯瑞蒙德(Alec Raymond)的靈感來源、獲得科幻小說作家艾德格萊斯柏若斯(Edgar Rice Burroughs)和更早的英國作家艾德溫阿諾德(Edwin Arnold)著作的啟發,不過搭配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震撼經典配樂的片頭字樣,仍效仿了《飛俠哥頓》電影短片第三集《Flash Gordon Conquers the Universe》(1940)的由下而上俯視顯示。
雖然本片正如盧卡斯自己所稱是引用黑澤明的《戰國英豪》(隠し砦の三悪人,1958)故事典型,莉亞公主和一同反抗帝國的路克、韓索羅和歐比王,也能明顯看出經典電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1939)對他根深蒂固的啟蒙影響。他應該也預先設想了後續發展,當路克的叔嬸提及路克父親時的語帶玄機,就為下兩集的劇情走向埋下伏筆,造就這個系列扣人心弦的史詩磅礴。
除了充滿想像力的星際世界和緊湊刺激的動作場面,令人目眩神迷並目不轉睛,他也刻意以黑白分明簡單易懂的故事,令觀眾更加容易融入劇情,後來延伸成至今長達將近半個世紀的影視宇宙,完全證明這個出發點十分聰明,但也影射了於他發想本片時的問題重大的越戰及被視為「邪惡」的尼克森總統,對於美國重返偉大國家地位的希望,其實才是大獲美國觀眾讚賞、令本片空前成功的潛意識原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