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 Hairdresser's Husband (1990) by P. G. R. Nair

《理髮師的男人》(Le Mari de la coiffeuse (The Hairdresser's Husband),1990) 是法國導演帕提斯勒龔特(Patrice Leconte)的代表作之一,片名和海報看似一部情慾片,開頭則看似一部如同《狗臉的歲月》(Mitt liv som hund (My Life as a Dog),1985)的成長電影,卻有別出心裁的影片結構和劇情發展。

以童年時期的安東隨著阿拉伯音樂背對鏡頭跳舞開場,中年安東回顧他的人生。他小時候愛上海邊家鄉的理髮師,並把娶到理髮師當作人生志向。中年的安東對另一名理髮師瑪蒂德一見鍾情,並毫不遲疑向她求婚,瑪蒂德起初毫無反應,卻在安東再度造訪時答應嫁給他。兩人過著幸福美滿的婚後生活,但安東再度回顧童年愛上的理髮師自殺而令他心碎的往事,與他眼前共享美好人生的瑪蒂德形成天壤之別,只是他們可能也都各自擔憂,這份美好能維持多久。

勒龔特和亦為電影編劇的《情定日落橋》(A Little Romance,1979)原著作家克婁德克羅茲(Claude Klotz)延續克羅茲以童年的情竇初開對比成年後對於過往情懷的憧憬,安東是一個很不尋常的主角,他沒有豐功偉業的遠大夢想,而是對理髮師這個身分產生迷戀,並也達成娶得理髮師的人生目標,甚至職業就是開宗明義的原法文片名「理髮師的丈夫」,故事雖天馬行空,這種單純浪漫也看似不切實際且微不足道,在某種程度上卻比許多夢想更加切實且來得有意義。凱薩獎影帝尚羅許佛特(Jean Rochefort)精彩演出安東的執迷和愛慕,麥克尼曼(Micheal Nyman)為本片創作的配樂雖較沒記憶點,卻也成功襯托出渴望和懷念的濃郁情感。

除了人生如戲的歡樂基調,本片也觸及了人生與死亡的深刻議題。安東童年時愛上的理髮師可能因為感到人生乏味而選擇自盡,安東成年後的理髮師妻子則因想讓當下的極樂成為永恆而也選擇自盡,這兩個極端對比呈現人性的矛盾,安東雖再度心碎卻似乎對人生無悔,如同他發明的阿拉伯音樂舞蹈,他拋開世俗成見活出自我的喜悅,何嘗不也令人稱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