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供說明。

原為日新大戲院的日新威秀影城,在2020年9月8日劃下拆除重建前的句點,以下分享我對於日新大戲院印象特別深刻的回憶。

新聞】 同樣35周年當年比魔鬼終結者紅現卻悄悄被遺忘? - 電影板- WEB批踢踢。同樣35周年當年比

第一次去日新大戲院,應該是在我三歲時、台灣分級管制非常寬鬆的1985年,似乎是全家一起去看《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令我印象深刻的,並非因為電影很好看(三歲孩童基本上不會懂得欣賞這部片),而是我幾乎睡了全片,卻「剛好」在阿諾史瓦辛格挖出受傷的眼睛那幕前醒來,然後看到他到警局說了:「我會再回來」後,開車衝進警局,我又很快睡著,但這短短幾分鐘的戲,就一輩子烙印在我腦海裡。

1992年,到外公外婆家過暑假時,去看《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1991)因故遲到了20幾分,所以回台北後,當然要再看一次,本片難得在日新大戲院上了好幾週,但我又看錯時間,進場時已開演30幾分,在我哭鬧下,帶我去看的大人勉為其難向戲院老闆懇求讓我們看下一場,沒想到真的奏效,下一場進場時,還看到老闆親切迎接我們,可謂貨真價實沒齒難忘的恩情。當年還在日新看了和我爸睡到沒看完就離場的金棕櫚獎片《善意的背叛》(The Best Intentions,1992)、派屈克史威茲主演、客滿到有人坐到階梯上的《歡喜城》(City of Joy,1992),現在還在的三吉外賣烤雞腿,是我每次去日新看片的良伴,這種行為如今會被我自己唾棄到死。

1993年3月13日《亂世浮生》看三遍~ Orange's Review

當時如果是我需要越級看的片,我爸一向只會帶我去公館的大世紀(早已倒閉)和東南亞戲院,及西門町的西門戲院,但1993年卻意外地帶我去日新越級看了《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1992),不過我當時也已超過11歲,看輔導級並不算太過份(畢竟連限制級都看過了),片中最關鍵的一幕被噴霧,堪稱我最印象深刻也最荒謬的觀影經驗之一。

刺激一九九五」到底在刺激什麼!?爛片名被罵翻| 電影時光機| 噓!星聞 傳奇影后李麗華半世紀前就已演了「臥虎藏龍」! | 電影時光機| 噓!星聞

1994年六月看了《紅色情深》(Three Colors: Red,1994)上映首日的首映,沒能在坎城影展看的楊德昌和蔡琴都出席了,並在映前和觀眾打招呼;1995年,在日新非常感動地看了如今的影史觀眾最愛《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s,1994),可惜今年(2020)重映時沒再上日新大廳;同年我生日當天,和同學去看已看過試片的個人最愛電影之一《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1995);1997年,不顧高中聯考在即、去加入已甄試上高中的同學坐在第一排最側邊看上映首日的《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1997);2000年,看了可能是唯一在日新看的華語片《臥虎藏龍》(2000);2012年,看了重映的《教父》1、2集(The Godfather Part I & II,1972, 1974)。

拜金馬影展所賜,也得以在日新的巨幕上膜拜許多經典之作,例如2008年首度在大銀幕上看40週年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而且還是可能已成絕響的膠卷,雖坐在離銀幕過近的第五排,卻或許更能感受被影像包覆的震撼;2017年搶到已在柏林影展看過的個人影史十大之一《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2017),坐在第四排更是如沐春風、甘之如飴。

因為疫情,今年在日新歇業前只去看過四部片,前兩部都是一月的特映和試片《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2000)和《1917》(2019),及都在最後一天的《言葉之庭》(言の葉の庭 (The Garden of Words),2013)和《天能》(Tenet,2020),雖非以喜愛的片畫下句點,仍不啻是個紮實的告別。

附帶一提,還沒影城化之前,日新樓下是非常小的大新戲院,我在大新看過的片並不多,印象中最早的是1993年去看的《今夜你寂寞嗎》(Honeymoon in Vegas,1992),《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2000)和《星際寶貝》(Lilo & Stitch,2002)也都是在後來變成日新小廳的同一廳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