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小丑 Balada Triste de Trompeta/A Sad Trumpet Ballad (The Last Circus) (Álex de la Iglesia, Spain/France, 2010)
小丑雖然是因娛樂觀眾而生,卻成為許多故事中的反派形象,最著名的莫過於蝙蝠俠中的反派,史蒂芬金的「牠」也十分嚇人,許多人童年時也許有對小丑的美好回憶,我則是屬於對小丑詭異扮像反感的那種小孩,以黑暗狂想題材風格著稱的西班牙導演阿雷克斯德拉伊格雷西亞,用兩種扮像相反的小丑來比喻人類愚蠢的對立,也深刻諷刺了西班牙比虛構故事更荒誕不羈的內戰歷史和其帶來的後遺症。
故事從1937年的馬德里開始說起,正在表演的馬戲團表演突然被闖入的軍隊中斷,原來內戰已經開打,還搞不清楚狀況的他們就立刻被迫選邊站,負責扮演快樂小丑的哈維耶的父親,從娛樂大眾的藝人突然變成戰場上的殺人工具,只是為了在迫切關頭下爭取生存,但被命運捉弄的他站錯了邊而被終生囚禁,多年後哈維耶探望父親,卻被已經對人生絕望的他灌輸復仇的理念,也是一連串無法挽回悲劇的開端。
「哭泣的小丑」的奇幻風格和反戰理念,都讓我馬上聯想到尚皮耶惹內在2009年推出、去年亦在金馬奇幻影展播映的「異想奇謀」,且都有一位悲劇色彩濃厚的主角,和一票刻劃立體鮮明的角色,只不過「哭」比起「異」更顯得黑暗沈重,伊格雷西亞的風格被認為相仿於墨西哥大導吉耶莫戴托洛,而戴托洛曾拍出已成當代奇幻經典、同以西班牙內戰時期為背景的「羊男的迷宮」,「哭」則是融合了許多歐洲導演奇幻和反戰作品的精髓。
庫斯杜力查的「地下社會」、安哲羅普洛斯的「希臘首部曲」講的都是內戰造成的悲劇,也都帶有超脫現實的奇幻風格,「哭泣的小丑」將整個人類社會的沈淪饒富哲理地比喻為千奇百怪的馬戲團,傳達同樣強烈的反戰意識,也有媲美戴托洛作品的高度娛樂性,其中的暴力場面既殘忍卻又帶有詭異的黑色幽默,雖然劇情有些不連貫的漏洞,卻不啻是明諷亦可說是毫無邏輯的歷史演進、現實人生和命運的無情。
去年適逢昆丁塔倫提諾擔任威尼斯影展評審團主席,具備一切塔倫提諾喜愛元素的本片,拿下最佳導演和劇本兩項大獎仍相當令人出奇不意,可見它如何征服了塔倫提諾和其他評審團成員的心,若「Grindhouse」再出姊妹作,伊格雷西亞肯定是十分適合的人選,但其實我在片中更看到了仿效提姆波頓的作法,尤其是接近尾聲的橋段,像極了波頓的「蝙蝠俠」和「蝙蝠俠大顯神威」,或許這正是小丑角色的靈感來源,也是其漫畫式風格的指涉,不禁令我臆測若本片參加的是去年坎城影展,或許就是另一部留名影史的金棕櫚大作了,但這回沒有英雄救美的童話,只有嘲笑人類被自身人性擺佈的殘酷現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