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遊戲 Quiz Show (Robert Redford, USA, 1994)
社群網戰 The Social Network (David Fincher, USA, 2010)
1950 年代的電視益智節目〝21〞曾是美國家家戶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0年代至今的網站〝臉書〞已成定義當代全球化網絡的日常社交工具,兩者都是媒體史上的一大創舉,但在極度成功的背後,它們同樣掀起爭奪利益和尊嚴的巨大風波。「益智遊戲」和「社群網戰」各自述說著往昔與現今最具代表性的社會文化現象,兩者時代雖然相差50年,透過兩部影片的對比,更可看出人類競爭的天性從未隨著時間演進產生一絲改變。
賀比史坦波是一個知識淵博的猶太人,他在〝21〞上成為長久蟬聯冠軍寶座的霸主,卻意外被年輕才俊、家世顯赫的大學教授查爾斯范多倫打敗,觀眾雖然為這個心目中的偶像感到惋惜,卻也欣見一個可敬而討喜的新面孔,但范多倫是否真憑自己的才智本領鞏固他的新名人形象,就在史坦波受到忿忿難平的自尊心驅使而爆料內幕後開始出現爭議,大眾看到的究竟是公正公平的競賽,還是一場精心安排的〝好戲〞?
這兩個故事都有一個追求真相的精神,「益智遊戲」中的螢光幕後和「社群網戰」中的創始過程都是1950年代的守在電視機前的美國大眾和今日坐在電腦螢幕前的我們接觸不到的,因此使這個揭密過程更耐人尋味。范多倫和馬克佐克柏兩人都是處於美國社會頂端的佼佼者,也是意外獲得名利的幸運兒,他們致勝手段的正當與否,對他們的對手、贊助者、搭檔好友或同僚而言,是絕對的利害關係,而對身為局外人的美國大眾或我們而言,只是被滿足獲得娛樂的期望。
作品總是力圖忠實呈現時代氛圍的勞勃瑞福,以「益智遊戲」二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這個故事吸引他的不只是懷舊之情,更有許多象徵至今尚存在的美國種族偏見和優越感作祟的常態,這在以當代為背景的「社群網戰」中一樣明顯易見,這雖非大衛芬奇拿手的懸疑犯罪題材,其實與他的舊作一樣,暗渡了對美國社會的批判,瑞夫范恩斯和傑西艾森柏都傑出詮釋主角自認問心無愧卻終究難掩落寞的矛盾心理,保羅艾騰納西歐和艾倫索金的劇本也都犀利地觀察了競爭既荒謬又真實的本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