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藍色情挑》(Trois couleurs: bleu1993)是波蘭導演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的第八部電影劇情長片(電視電影不算),為《三色》(Trois couleurs1993-1994)系列的第一部,敘述一名女人在意外中驟失丈夫與女兒後展開新生的歷程,入選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獲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演員與最佳攝影,亦入圍凱薩獎最佳影片等九項、獲最佳女主角、剪輯與聲音。

開車出遊的一家三口忽然失控撞上樹木,茱莉是車禍唯一的生還者,同時面臨失去丈夫與小女兒極度悲痛的她,自然對人生了無生趣卻又無法自盡,於是毅然捨棄豪宅與財產、離開會令她想到丈夫與女兒的一切,企圖從此斷絕與人的連結度過餘生。然而除了身為知名音樂家的丈夫作品依然如影隨形地糾纏著她,她也無法放下失智母親,更未料與新居鄰居成為朋友,一個令她始料未及的秘密,更迫使她必須再度正視過去。

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奇士勞斯基以抨擊人心的極端悲劇開場,用難以擺脫的內心桎梏,來強烈對比「自由」這個主題。遭受生命中最無法承受悲痛的主角茱莉,雖然亟欲獲得忘卻一切的自由,但家庭的羈絆卻又是人生中最無法背離的羈絆;除了象徵過去「陰魂不散」、莫名吹奏茱莉丈夫作品的吹笛流浪漢,茱莉的失智母親也諷刺地對比無法忘懷傷痛的茱莉,茱莉的妓女鄰居,更有如女兒可能的未來化身、令她更深一層地思考,自己是否真能達到毫無顧忌的自由。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迫使她必須再度面對過去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她一直渾然不知的丈夫外遇,且更進而發現丈夫的情婦已懷有身孕,她才「因禍得福」地透過原諒與同情,以及放棄自己失敗的嘗試而再度擁抱過去,包括實為由她埋名創作的丈夫作品,並與深愛她的作曲家摯友奧利維耶重新展開另一段與人連結的人生,而終於獲得真正的自由。

角色設定為作曲家,以及片中加入的吹笛人,都令奇士勞斯基的御用配樂家茲畢格紐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交出公認最盪氣迴腸的磅礴淒美代表作,優美旋律與震撼樂響令人一聽便過耳不忘,最後總結全片並引用基督教聖歌〈愛的真諦〉歌詞的歌曲,也堪稱對應片中宗教如影隨形牽制的匠心獨具神來之筆。

前半段戲劇化地使用大量藍色,但與其視為代表自由,不如看作另一個象徵的意思「憂鬱」,而後半段反而開始逐漸減少藍色,並出現後兩部的顏色白與紅,包括比較低調的在奧利維耶家的背景白牆,以及遠較顯著的茱莉應鄰居懇求前往夜店時的大量紅色,以及她追逐奧利維耶的車停車時、忽然一閃的多個紅色尾燈折射,都把「平等」與「博愛」聰明地自然置入,其實片頭茱莉小女兒往後座窗外看時、快速經過時而交織成藍白紅的隧道照明,以及車禍當下從車裡滾出具有同樣具有這三種顏色的皮球,都令人恍然早已埋下伏筆的巧思。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精彩詮釋從極度悲痛、槁木死灰到獲得新生的心路歷程,以及奇士勞斯基御用攝影師斯亞沃米爾伊賈克(Sławomir Idziak)一向大膽用色取鏡又絕美呈現光影的掌鏡,雙雙於威尼斯影展獲獎的廣大讚譽,雖早已不需贅述,卻不禁仍須一提。最後不容遺漏的是,由老牌影后艾曼紐麗娃(Emmanuelle Riva)飾演的茱莉母親,演技輝映並具世代傳承意義,她的角色總是觀看電視上高空彈跳等驚險運動,也隱喻了真諦亦為拋開恐懼的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治鎊 的頭像
    喬治鎊

    喬治鎊電影專欄 George Column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