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菜籽》(1984)是台灣導演萬仁的首部劇情長片,改編台灣作家廖輝英的1983年同名短篇故事,劇本由她親自與台灣編導侯孝賢撰寫,透過一個家庭的女性成員觀點,敘述該家庭約30年間的哀樂興衰,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及改編劇本且兩項皆得。
雖出身顯赫家庭,秀琴婚後仍被醫生父親告誡必須遵守三從四德,對花天酒地並出手動粗的丈夫忍氣吞聲,在她遭逢流產之痛、又因丈夫拈花惹草、迫使他們舉家搬離故鄉後,她更悲觀地真正認命。從小細心體貼、長大後出人頭地的女兒阿惠,讓他們一家擺脫貧窮、令父母苦盡甘來,但她的真摯愛情與成功事業,卻讓五味雜陳的秀琴屢屢阻撓顧忌。
雖沒明顯點出時代,從片中衣著和日式結婚照片,大致可推敲出1940到1970年代的背景,本故事詳實呈現當時台灣家庭的型態,依然秉持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陋習,導致女性在此教育下世代相承如同「油麻菜籽」的委屈宿命,但也因為這個基調,藉由後代女兒的出人頭地,令隨著時代轉變而提升的女性地位更加大快人心。
和隔年的《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一樣通常僅呈現妻子暨母親觀點的作法不同,本故事別出心裁地透過女兒的觀點敘述,不過電影前半段仍比較像從母親的角度敘事,這也巧妙跨越東西文化、呼應了當年亦為改編文學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親密關係》(Terms of Endearment,1983),萬仁首度執導長片雖有下手過重的戲劇鑿痕,卻也造就深刻對比的親情景深。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以精湛詮釋橫跨30年複雜心境轉折的秀琴而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陳秋燕,其實和以《親密關係》成為奧斯卡影后的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一樣,也該被視為女主角,只是按照原著觀點歸類的權宜操作、讓她更順利出線獲獎;飾演從青少女到成年時期阿惠的蘇明明,也有深刻細膩的表現,可惜因時間幅度廣大而獲較少篇幅,最後一幕臨婚前回想際遇遠不如己的母親命運時,以百感交集的精準表情,仍在台灣影史上留下最動人的印記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