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Titanic,1997)25週年重製版今天上映,除了保留2012年製作的3D,還有最新技術的4K、HFR高幀率(每秒48格)和9.1聲道,加上IMAX版本。
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繼2012年隨3D版上映的《鐵達尼號: 超級名導卡麥隆的終極調查》(Titanic: The Final Word with James Cameron),再度為國家地理頻道拍攝續篇特輯《鐵達尼號:25年後與詹姆斯卡麥隆》(直譯, Titanic: 25 Years Later with James Cameron,2023)並親自重新模擬實驗傑克與蘿絲能否雙雙倖存的可能性。
他從沉船起開始模擬,讓復刻兩名主角的男女人員先沉到冰凍無比的水中數分鐘,甚至完全仿照電影劇情、讓蘿絲被男人壓入水中、傑克趕去把男人擊退拯救她,兩人再一起游到浮門。
結果顯示卡麥隆竟然打臉自己鐵口「傑克必死無疑」的論點,兩人真的能夠一起坐在浮門上,但他應該不可能重拍新版結局,只能讓觀眾自己聯想了。
詹姆斯卡麥隆、凱特溫絲蕾與製片強藍道回顧當年發想選角過程,卡麥隆向20世紀福斯影業(今20世紀影業)提案「鐵達尼號上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立刻獲准;提及選角時,他說凱特溫絲蕾的名字不斷出現,於是他被說服讓她試鏡。
強藍道接著說,他們以復古風格進行試鏡,在古裝片的場景中讓演員身著古裝表演,溫絲蕾一試演完,馬上就成為他們心目中的蘿絲;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也是立即脫穎而出(有趣地很可能正是因為剛演完《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Juliet,1996)而被亦製作該片的20世紀福斯影業建議試鏡),卡麥隆與溫絲蕾皆對他的演出目瞪口呆、秒認定傑克一角非他莫屬,溫絲蕾補充說,她與狄卡皮歐正如她第一印象般一見如故,並且化學效應十足。
強藍道再說,本片的愛情故事能夠如此令人共鳴且歷久彌新,歸功於卡麥隆毫不過時的跨越階級設定;卡麥隆則「自誇」只要令觀眾對角色感同身受,自然就會毫不感到時間流逝地坐在影院中、與他們一起身陷險境,而且非在大銀幕上看不可,才能獲得更栩栩如生且身歷其境的體驗。
回顧花絮連結:https://youtu.be/FIMY4nhSy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