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第二集》(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是美國導演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第七部劇情長片,改編美國作家馬里奧普佐(Mario Puzo)1969年的同名小說,巧合與首集一樣入圍奧斯卡11項獎項,並超越其已甚為風光獲得最佳影片等三項大獎的佳績,斬獲最佳影片等六項,包括柯波拉終於拿下的最佳導演,成為史上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的續集電影,且至今仍為唯一兩集皆獲最佳影片的系列電影,#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則繼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亦以教父柯里昂一角(倒敘部分的年輕時期)獲獎(男配角),雖始終在IMDb影史250大佳片榜上始終屈居於首集之下,仍廣受推崇於前五名中屹立不搖。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本集從倒敘回1901年仍在故鄉西西里的九歲柯里昂開場,在雙親和哥哥皆慘遭黑道殺害後,他獲得家族親友暗中幫助偷渡出境、搭上前往美國的輪船並抵達紐約市。1958年,把家族事業遷至美國西岸的新任教父麥克,在小兒子的首度聖餐禮慶祝會上,與先父的忠誠手下針對長期合作猶太黑幫老大的利益衝突一言不合,並在當晚遭到開槍掃射暗算,所幸逃過一劫。在對抗爭權奪利的生命威脅之際,麥克還得面臨政府的大規模犯罪調查,與意識受到隱瞞的妻子凱的婚姻也搖搖欲墜,但最令他震驚悲憤的,莫過於發現親哥哥佛萊德串通外人背叛自己。
與柯波拉合寫劇本的原著作家普佐,早在首集面世前的1971年12月就著手撰寫續集劇本,當時擬定的片名《麥克柯里昂之死》(The Death of Michael Corleone)後來輾轉成為《教父第三集》(The Godfather Part III,1990)重新剪輯版的副片名。當時柯波拉甚至想把導演大任交棒給當時亦為新進導演的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不過被派拉蒙否決,更因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不滿意原始劇本宣稱拒演,令本片差點胎死腹中,幸好在柯波拉徹夜改寫後化解危機,才造就這部錦上添花的經典續篇。
在獲得遠較首集寬裕的主導權後,柯波拉得以把拍攝時程拉長到超過八個月,比首集的三個多月整整多了五個月,完整實現他以柯里昂年輕時期在紐約黑幫發跡,和同樣在成家立業之初的麥克處理應變家庭和事業危機平行敘事的龐大野心,片長也順理成章地比首集多了25分鐘。帕西諾依舊精彩並晉升為唯一主角的表演,令他展現獨撐大局的實力,不過狄尼洛在倒敘片段中雖有限卻也搶眼的戲份,成為首位以非英語(義大利語)表演獲得奧斯卡的男演員實至名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