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inq bonnes raisons de (re)voir « Yentl », le film culte de Barbra Streisand

《楊朵》(Yentl,1983)是演/唱而優則導的美國導演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的首部劇情長片,也是她至今唯一一手包辦編製導演唱五職的作品,改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裔美國作家以撒巴什維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62年的短篇故事《葉史瓦男孩楊朵》(Yentl the Yeshiva Boy),也以1975年由辛格偕同莉亞納波林(Leah Napolin)親自改編的舞台劇版為藍本,入圍五項奧斯卡並獲最佳原創歌曲配樂,亦獲金球獎最佳影片-音樂劇或喜劇類,並令史翠珊成為該獎首位最佳導演。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20世紀初,年輕女子楊朵和父親在波蘭小鎮相依為命,開明父親違背猶太教義私下教導她傳統文獻《塔木德》,令飽讀詩書的她對未來充滿與眾不同的憧憬。在父親驟逝後,不甘平凡的楊朵假扮成男孩,隻身前往並成功進入被稱為葉史瓦的猶太學院就讀,也與學伴阿維格多成為莫逆之交,甚至情竇初開愛上他,卻受限於無法表明自己實為女兒身。阿維格多被未婚妻哈達絲家庭得知他哥哥實因違反教義自殺身亡而取消婚約,楊朵為了討好阿維格多,則應他要求接手迎娶哈達絲,好讓阿維格多能繼續與哈達絲見面,哈達絲卻逐漸愛上溫柔且授其知識的楊朵,這段日益複雜的三角關係,令本已在知識和愛情中掙扎的楊朵,終於被迫對他們坦承真實身分。

敘述猶太人的原著本應即令身為猶太裔的史翠珊產生共鳴,女扮男裝突破傳統追求自我的故事,更應為她擇其作為首部導演長片的主因,她也把電影改成自己最為人喜愛的音樂劇類型,一次把自己的洋溢才華盡現於片中,除了真材實料的執導功力,更為好萊塢女性電影創作者的開路先鋒, 可惜仍因本片評價毀譽參半,而沒令她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也成為了日後成為首部入圍最佳影片動畫片的《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1991)獨立女性主角和開場歌曲片段的靈感來源。法國配樂大師米謝勒龔德(Michel Legrand)和夫妻檔作詞家艾倫與瑪莉蓮柏格曼(Alan and Marilyn Bergman)金三角的原創配樂及歌曲也相當動聽,但雖獲奧斯卡,卻也慘遭厭惡本片的金酸莓獎評審提名。

雖然華人觀眾很容易把本片視為同為音樂劇的《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西洋版,但該片是由演員凌波女扮男裝演出男角,和本片是故事中主角男扮女裝大為不同,相較之下,後來靈感應該來自本片的《金枝玉葉》(1994)才更適合對應。片中楊朵分別和阿維格多及哈達絲形成的「同性愛情」,雖然並非真正表現同性戀,仍在1980年代傳遞打破性傾向禁忌的意義,和前一年以男扮女裝為題材的熱門電影《窈窕淑男》(Tootsie,1982)一同改變好萊塢墨守成規的傳統性別意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