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Outbound.jpg  

 

她和他和他和他 Periferic (Outbound) (Bogdan George Apetri, Romania, 2010)  

四年前,克里斯提安孟基伍的「四月三週又兩天」令他自己成為金棕櫚大師後,他並沒獨佔鰲頭,反而運用這份頂盛聲譽,竭力於提攜羅馬尼亞的新導演,前年推出由他編劇的五段式短篇諷刺作品「黃金年代狂想曲」,就聚集了其他四位羅馬尼亞的新生代導演,而這部再接再厲於去年推出、由另一位新銳波格丹喬治阿培特里編導的第一部長片「她和他和他和他」,故事雖是由孟基伍原創,其實在改編過程中,被大幅轉化為阿培特里自己的創作理念。  

和「四月三週又兩天」一樣,「她和他和他和他」全片就是緊跟著女主角進行,但觀眾卻全然不知接下來的角色關係和故事走向。女主角從監獄中獲得釋放,她和在門外的司機會面,我們才得知她正計畫著一項行動。正如中文片名所揭示,本片分為三個段落,以女主角造訪的不同男性角色為分隔,第一位是在早上八點的安德烈,第二位是在下午一點的保羅,第三位是在下午四點的托馬。  

在看到自己家門口的女主角後,安德烈馬上讓她進門,一開始我們可能會以為安德烈是她的舊情人,而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也對自己的推測深信不疑,直到其後的對白讓他們的關係浮上檯面;保羅和女主角的關係,其實在第一段中便已被揭示,但女主角坐牢的原因,在本段之中才真正呼之欲出,並緊密推動著接下來的情節;托馬與女主角的關係也是在第一段中就被觀眾得知,而女主角的名字也終於在最後一段中被提及,但本片還是保持著一份懸疑性,讓托馬的真面目,和他已受到現實環境影響的性格漸漸浮現,並成為令人意想不到的轉折關鍵。  

因2006和2008年推出的兩部短片而受到羅馬尼亞影壇新教父孟基伍重視的阿培特里,非常注重「她和他和他和他」片中的影像著墨,因「1208全民開講」、「警察,形容詞」和「如果我想吹口哨」等為台灣影迷熟悉的作品聞名的羅馬尼亞首席攝影指導之一馬立伍斯潘杜魯,精準捕捉到片中多處光影形成的美麗剎那,以及營造總是迷人的煙霧繚繞畫面,近距離跟拍和技巧非凡的運鏡,令我聯想到墨西哥攝影大師艾曼紐路貝斯基在早期作品中的風采。  

這一波羅馬尼亞電影新浪潮,有承襲許多歐陸大師的影子,例如甫雙雙在今年坎城影展上並列評審團大獎得主的達頓兄弟和努里畢給傑朗,片中的某一個關鍵段落,又使我聯想到另一部精采絕倫的安德莉雅阿諾德的「發現心節奏」,但這些新銳導演們仿而不抄、令人一再驚豔的純熟手法,再度完全印證在阿培特里和他的首部長片上,「她和他和他和他」具備出色的影像和精準的節奏,和令人深陷於五里霧中、不到最後絕對猜不到結局的精采程度,以及在高明述說一則簡單卻扣人心弦的故事背後,透露出一份陽光底下仍充滿許多陰暗角落的現實與無奈。  

本文與放映週報同步刊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治鎊 的頭像
    喬治鎊

    喬治鎊電影專欄 George Column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