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個人影癡夢幻名單系列又來了,繼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夢幻得主,這次要集中在個人最愛的電影年份之一1994年,當年金棕櫚獎頒給當時毀譽參半的《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評審團大獎由《活著》和《烈日灼身》(Утомлённые солнцем)並列,最佳男女演員分別為《活著》葛優和同樣大爆冷門的《瑪歌皇后》(La reine Margot)的薇娜莉西(Virna Lisi),最佳導演是《親愛日記》(Caro diario)的南尼莫雷提(Nani Moretti),但無論是將近30年前或將近 30年後的現在,個人選擇仍和當年評審團選出的結果大相徑庭,現在可能更是如此,以下是個人現在的夢幻得獎名單和想法。


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紅色情深》(Trois couleurs: rouge)

評審團大獎《黑色追緝令》

最佳導演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عباس کیارستمی)《橄欖樹下的情人》(زیر درختان زیتون)

最佳女演員(並列)鞏俐《活著》;伊蓮雅各(Irène Jacob)《紅色情深》

最佳男演員(並列)葛優《活著》;尚路易特宏提尼翁(Jean-Louis Trantignant)《紅色情深》

最佳劇本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克里斯多夫皮耶謝維茨(Krzysztof Piesiewicz)《紅色情深》

評審團獎《橄欖樹下的情人》


當年的主競賽片單整體其實並不突出,但個人夢幻得獎名單的這幾部片,仍足以讓該屆脫穎而出、名留影史,當年大熱倒灶的個人影史最愛電影之一《紅色情深》,始終當然是個人心目中的金棕櫚獎,不過男女演員和劇本皆也給本片也並不全然私心,而是理智思考後的選擇;本來因為打敗《紅色情深》而私心排斥的《黑色追緝令》,平心而論也是擲地有聲的傑作,該得評審團大獎。


《活著》的男女演員葛優與鞏俐絕對也是他們各自的生涯代表作之一,所以除了實際上也得獎的葛優,兩人也和《紅色情深》一起並列;如今看來,《橄欖樹下的情人》也不可置信地和《紅色情深》一起鎩羽而歸,最佳導演給該片成功全憑導演功力的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絕對實至名歸,相當於最佳影片季軍的評審團獎,也是根據個人當年度最愛電影排名而選。


另外回推主競賽名單,相信有向來難免的權宜分配因素,若非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報名遭拒,再如何都是金熊獎得主李安的《飲食男女》作為華語暨台灣片代表較順理成章,反而被選為導演雙週開幕片的亟欲補償感,更可見這項推論極有可能;法國在地名額也該再讓安特黑泰希內(André Téchiné)以《野戀》(Les roseaux sauvages)入選,雖然當年入選的法國片也都相當紮實,《野戀》絕對也有資格取代其中一部。


若以讓名單更有趣的觀點來看,一種注目單元的《沙漠妖姬》(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國際影評人週的《瘋狂店員》(Clerks.)和《見人倒下》(Regarde les hommes tomber),和導演雙週的《禍然率71》(71 Fragmente einer Chronologie des Zufalls)和甚至《妙麗的春宵》(Muriel’s Wedding)都會讓該屆主競賽名單在影史上更有代表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治鎊 的頭像
    喬治鎊

    喬治鎊電影專欄 George Column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