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

《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2003) 是美國導演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的第二部劇情長片,發想自她數度造訪東京的經驗,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並令柯波拉成為第三位入圍最佳導演的女性,以及獲得最佳原著劇本。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美國明星巴布哈里斯抵達日本拍攝廣告,文化衝擊與巨大時差,都令他自一開始無所適從,語言隔閡更是雪上加霜。就在深感格格不入且失落孤寂時,住在同一間飯店的另一名美國人夏洛特適時出現。隨攝影師丈夫出差的夏洛特,在丈夫忙於工作期間意時常獨處,於是兩人開始互相作伴填補空虛,這份跨越世代年紀的友誼,也逐漸在壓抑的彼此吸引下,潛移默化成更深的感情。

如同柯波拉自己證實,本片受到王家衛作品的影響顯而易見,她更直接在獲得奧斯卡致詞時感謝他,不過普遍可能只會直接聯想到年份較相近、同樣敘述無法踰矩柏拉圖戀情的《花樣年華》(2000),其實也有同樣關於身處異鄉、與知己相濡以沫的《春光乍洩》(1997)的濃厚影子。皆為已婚的巴布與夏洛特堪稱周慕雲與蘇麗珍的翻版,不過身處異鄉深感孤寂的兩人,亦如遭到冷落/拋棄的黎耀輝與作為陪伴慰藉的小張,所以本片堪稱《花樣年華》與《春光乍洩》的綜合,但柯波拉仍融入典型美式幽默,依然塑造出個人風格濃郁的作者印記。柯波拉也效仿王家衛雖有具體文本、仍在拍攝期間即興發揮,不過相較於劇本常被獎項忽略的王家衛,一舉贏得奧斯卡的柯波拉形成幸運至極的天壤之別。

柯波拉三顧茅廬(應該更多)才答應主演的比爾莫瑞(Bill Murray),從對本片意興闌珊到交出個人生涯最佳演出,甚至成為他個人最喜愛的演出作品,絕對是因緣際會的最佳實例,除了冷面笑匠的絕佳招牌喜感,他更得以展現前所未有的深情演技;演出本片時年僅18歲的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除了說服力十足的超齡表現,和相差多達34歲的莫瑞更碰撞出忘年之交的驚喜火花,雖然沒能獲得多數美國影藝學院會員青睞入圍奧斯卡,反而以19歲當上英國電影獎至今史上最年輕影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