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e7en (1995) Movie Review from Eye for Film

《火線追緝令》(又名《布萊德彼特之火線追緝令》,Seven (Se7en),1995) 是美國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的第二部劇情長片,是以遠古流傳的七宗罪為靈感的犯罪驚悚片,小兵立大功成為回收率甚高的票房大片,廣獲好評且入圍奧斯卡最佳剪輯,往後更蔚為影迷推崇的經典電影,高踞IMDb影史最佳評分影片前20名毫不意外。

即將退休的警探威廉獲派與新調任的年輕警探大衛搭檔,調查最新發生的離奇連續謀殺案,第一名受害者是被迫暴食致死的過胖者,不出一天又發現被迫割下自己身體的律師,兇手留下依循「七宗罪」順序的線索,精明老練的威廉立刻查出兇手行蹤,卻跟不上接踵而至的行凶速度,兇手甚至盯上火爆莽撞的大衛,導致他們始料未及的案情翻轉。

首部長片《異形³》(Alien³,1992)出師不利後,芬奇立即以第二部作品一雪前恥,以與故事完美契合的招牌黑暗風格和犀利明快的敘事節奏擄獲觀眾,首度進軍好萊塢的法國攝影師達利亞斯康德吉(Darius Khondji)和資深澳洲剪輯師理查法蘭西斯布魯斯(Richard Francis-Bruce)絕對是勞苦功高的兩大功臣,當時芬奇還特別對全球放映師致函說明特別放映速度,可見技術層面的精心講究。


 

以下有大雷未看勿讀


 

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和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當年的新鮮組合現已蔚為經典;尚未成名的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較像花瓶,不過至少令她獲得矚目;同年接連以《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1995) 和本片巧合飾演意外揭曉兇手的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雖以前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以本片深植人心的陰森形象肯定也有所推波助瀾。

在那個流行冠上明星名號台灣片名的年代,我其實對於原片名《布萊德彼特之火線追緝令》很反感,所以自己都只用《火線追緝令》稱之(同年的《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1995)為另一例),20多年後反而覺得《布萊德彼特之火線追緝令》才算正式,時下卻諷刺地被普遍「正名」為《火線追緝令》。另外至今再看,仍和當年一樣覺得本片僅算製作精良的娛樂電影,但無疑是令芬奇日後飛黃騰達的關鍵墊腳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火線追緝令 大衛芬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治鎊 的頭像
    喬治鎊

    喬治鎊電影專欄 George Column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