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Karlovy Vary Sets KVIFF Talents Program, The Joke Restoration, More |  IndieWire

《玩笑》(Žert,1969)是捷克導演亞洛米爾伊雷許(Jaromil Jireš)的第二部劇情長片,改編捷克裔法國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67的同名首部小說,被視為捷克電影新浪潮的最後一部作品。

路德維克偶然認識採訪他的電台記者海倫娜,進而得知海倫娜是他昔日大學同學帕維爾的妻子,令他憶起當年往事。就讀大學時,路德維克因一封寫給心儀女孩、反諷她讚揚共產主義的玩笑,而被開除他其實支持新興共產政權的黨籍並逐出校園,更因適逢役齡而以「特殊服役」之名被送往礦場實際進行勞改六年,而帶頭摧毀他大好青春的正是帕維爾。路德維克回到家鄉展開復仇計畫,企圖引誘愛慕他的海倫娜發生婚外情來羞辱帕維爾,未料人生也反過來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充滿反共產思想的原著於布拉格之春兩年前出版,因而可能成為帶動其改革風氣的原因之一,昆德拉撰寫本書時與主角路德維克年齡相仿,所以不只根據他在年輕時亦被開除黨籍的經歷,遭到心儀女孩背叛與對同學展開報復的情節也可能真實發生。昆德拉與伊雷許黑色幽默風格志同道合而與他合作把原著製作成電影,但也是他唯一一次親自把著作改編為劇本,或許和後來本片遭禁與背離祖國遠走法國有關,與本片對人生的諷刺與理想的幻滅不謀而合。

短短80分鐘的本片當然做了相當程度的影像化精簡,最明顯的便是刪除路德維克在礦場遇見另一名心儀女孩的情節,可能也因而少了讓他深感本能擁有美好愛情的人生被剝奪的深層憤慨,不過昆德拉後來著作中一貫對宿命的無力挫折感成功穿透全片,令人與主角一同感慨於人生中始終並行的可笑與可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治鎊 的頭像
    喬治鎊

    喬治鎊電影專欄 George Column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