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uby🪐 #movie #女性導演Le Bonheur (1965) dir. Agnès Varda - #od9lyn - Plurk

《幸福》(Le bonheur,1965)是法國導演安妮華達(Agnès Varda)的第三部劇情長片,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銀熊獎,不只再度展現她延續法國新浪潮開創嘗試獨特風格,故事更是別出心裁發人深省。汗顏的是2007年華達導演作品上映時沒去拜見,雖然入手套裝DVD卻至今連拆封都還沒,但拜修復和文學閱影展所賜,得以在更好的品質下於銀幕上初看本片。

木匠馮斯瓦有個一家四口的美滿家庭,和他恩愛如昔的妻子也身為裁縫師,兩人育有年幼的一女一子。某天馮斯瓦在郵局與局員互生好感,馮斯瓦隨心所欲地與該名局員開始來往,並進而發生親密關係,妻子和這名女子同時與他彼此深愛,更是令他無比快樂,在抱持享樂人生觀下完全不覺任何不妥。有話直說的馮斯瓦終究躲不了妻子的察覺並向她坦承、希望她能瞭解自己「把握幸福」的立場。

從片頭電視上的肥皂劇,華達便為外遇劇情埋下伏筆,但令人出乎意料地和肥皂劇中的嫉妒爭吵截然不同,她巧妙地「設身處地」透過丈夫的觀點、令人以反向角度來看待本為罪惡的外遇,並甚至詭異地能夠認同丈夫的觀點。根據華達後來透露先夫賈克德米(Jacques Demy,1931-1990)是死於愛滋病,算是間接公開德米生前是躲在櫃中的男同志,或至少為雙性戀,所以本片可能是她在同意與德米維持開放式關係卻深感焦慮下的創作,如此看來便令人恍然大悟並更能理解。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華達也在結局來個冷不防將觀眾一軍、在觀眾以為妻子能夠接受丈夫與別人相愛(可能像她一樣)時,讓妻子上演含怨退出三角關係而自盡身亡的錯愕戲碼,頓時把觀眾拉回既定的道德觀,但這仍非最殘忍的收場,而是局員和成為鰥夫的丈夫開始名正言順交往,並遞補已故妻子的位置成為同樣幸福的家庭,令輕易被取代的妻子的自盡更顯愚蠢至極且情何以堪,殘酷卻誠實地令人不寒而慄。這可能是華達當時想向德米發出的求救訊號。片名雖為《幸福》 ,並使用繽紛色彩、風光明媚的夏日,但其實法文的幸福屬於雄性,似乎就開宗明義暗示了幸福只屬於男性,骨子裡更極度反諷地是部可能比恐怖片還要恐怖的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