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lon Brando and Vivien Leigh in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1)

《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51)是美國劇作家大師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代表作之一,也令他首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劇本,由當時已以《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1947)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原版舞台劇導演伊力卡山(Elia Kazan)順理成章拍攝電影版,仍是新星並以本片首度入圍奧斯卡暨問鼎影帝的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以本片拿下奧斯卡最佳男女配角的卡爾莫登(Karl Malden)和金杭特(Kim Hunter),也都是原版舞台劇卡司,只有獲得東尼獎的原劇女主角潔西卡坦迪(Jessica Tandy)因缺乏票房魅力,被換成英國版舞台劇女主角費雯麗(Vivien Leigh),也才讓費雯麗在奧斯卡二度封后(也在威尼斯影展獲得最佳女演員),但潔西卡在38年後一雪前恥以同樣改編自舞台劇(自己反而非原劇卡司)的《溫馨接送情》(Driving Miss Daisy,1951)獲得「遲來」的最佳女主角,而兩片出品公司剛好都是華納兄弟,實在諷刺。

故事從女主角白蘭琪到紐澤西投靠妹妹史黛拉開場,抵達當地後她按照指示搭上名為「慾望」的街車(路面電車)。史黛拉和丈夫史丹利住在簡陋狹小的平地公寓裡,雖百般不便,似乎走投無路的白蘭琪只能委屈隱忍。史丹利的暴力傾向,令原本就覺得他粗俗難耐的白蘭琪,私下勸告史黛拉離開他,偷聽到的史丹利也開始對白蘭琪的裝模作樣和白吃白喝排斥唾棄。史丹利的同事米契來訪時,和白蘭琪情投意合,但查到白蘭琪不堪過去真相的史丹利,決定不讓她引誘米契的「詭計」得逞。

這個故事顯然極力批判當時美國南方女性仍受父權壓迫的弱勢,但也以刻劃女性幽微心思的極具層次塑造,蓋過男性角色的粗魯與強勢。除了如同《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中郝思嘉的驕縱,費雯麗更精準詮釋白蘭琪歷經波折的滄桑,她雖不斷說謊掩埋過去,但在對米契透露自己深愛的脆弱敏感丈夫(其實是好萊塢當時仍無法呈現原劇中丈夫被發現和男人出軌的同性戀情節而改,不過電影版中仍有一句輕描淡寫的暗示台詞:「他的出來」(His coming out)),因為自己一時不慎的言行而衝動自殺的悲慘情史,和東窗事發後澄清謠言而坦誠自己不斷尋找男人填補空虛,都令人對她無法不深感憐憫同情。費雯麗形同化身為白蘭琪的精湛表現,令人無法想像比她更適合此角的其他人選(不過潔西卡當然肯定也很厲害)。

身為同志的威廉斯,可能也在那個保守年代,透過女性角色陳倉暗渡自己遭受的挫折,也讓史丹利總是穿著緊身T恤(當時其實沒有男人穿這種衣服,以致片中的少數T恤必須經常換洗)、以獲一飽眼福的私利,也間接打造出年輕健美的白蘭度的男神形象。白蘭琪是他代替因精神疾病而遭醫療迫害的姊姊對家人和社會的控訴,但白蘭琪遇人不淑、總被始亂終棄的遭遇,也很可能是威廉斯自己和男人交往的真實經歷。史丹利強暴白蘭琪的高潮戲,則是對於異性戀男人歧視霸凌的批判,但在電影中的縮短篇幅和保守表現手法,會令人分不清到底是真實發生,還是白蘭琪真的精神異常而產生的幻想。原劇的結局是史黛拉仍被史丹利哄騙、繼續逆來順受,電影版雖改成她說出下定決心要離開史丹利,但跑到樓上鄰居家的收場,似乎暗示了她仍會回到史丹利身邊的無奈循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