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0 (1311)

《鯨魚馬戲團》(Werckmeister harmóniák,2000)是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Tarr Béla,匈牙利姓於名前,但中文譯名已隨英文擺法成俗譯)第七部、也是與其剪輯師配偶荷拉尼茨基阿格內絲(Hranitzky Ágnes)首部聯合執導的劇情長片,改編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1989年的小說《反抗的憂鬱》(Az ellenállás melankóliája),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並被廣泛視為2000年後的最佳影片之一。


 

以下有劇透請慎讀


 

本片以一間酒館開場,博學多聞的亞諾斯進入酒館以吟詩編舞的方式,拿幾個醉漢當道具,說明太陽、地球和月亮運轉方式造成的日蝕,離開後,他前往情同父子的音樂家伯伯尤里家照應他入寢。擔任送報員的亞諾斯隨而前往郵局領取當早要送的報紙,並在途中看到剛進城展示標榜世界奇觀鯨魚和奇人「王子」的馬戲團貨櫃車,雖然鎮民對其戒慎恐懼,他仍趨之若鶩。尤里對政治野心勃勃的離家妻子請求亞諾斯說服德高望重的伯伯擔任「清肅行動」的主席,在毫不遲疑地聽命行事後,亞諾斯才逐漸發現自己助紂為虐覆水難收。

以長鏡頭著名的塔爾再以短短39段戲碼,組成這部將近兩小時半的作品,因為必須明確知道連接之處與順序,合作將近20年、連拍攝都得緊跟的剪輯師妻子荷拉尼茨基終於被「扶正」為聯合導演,確保塔爾腦海中的成品模樣天衣無縫。他也首度啟用多達七位攝影師(或攝影團隊聯合掛名),以長推軌和升降運鏡,精準造就或近或遠、或人或神的觀點視角,以及黑白攝影精心設計的明亮對比。

塔爾對於德國劇場、尤其是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的崇拜,也透過三位主角全為跨國演出的德國演員表露無遺,本身亦為音樂家的拉斯魯道夫(Lars Rudolph)、資深演員彼得費茲(Peter Fitz)與影后漢娜許古拉(Hanna Schygulla)都交出相當稱職的紮實表演。尤里在影片開不久後、以巴洛克音樂理論家魏克邁斯特(Andreas Werckmeister)發明的「12個和諧音」造成後代歧誤必須改正的隱喻,以及亞諾斯與伯伯尤里前後望進鯨魚標本眼神的意涵,都以「高雅溫柔」的方式,反諷凸顯共產極權造成人類的自大與自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喬治鎊 的頭像
    喬治鎊

    喬治鎊電影專欄 George Column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