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ton Heston, Betty Hutton, and Cornel Wilde in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1952)

《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1952)一如《環遊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1956),也被公認為史上最差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之一,片子本身的確劇情乏善可陳、角色平板空洞,但表揚當時從默片時代起從影將近40年的國寶級導演西席地密爾(Cecil B. DeMille)輝煌生涯成就的重大意義,遠大於影片本身的優劣與否,當然跟他身為美國影藝學院創始元老也多少脫不了關係。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世上最大的馬戲團展開鐵路巡迴表演,團長布萊德說服理事會,只要演出獲利就繼續巡迴下去,好讓一千四百多名的表演者和工作人員生活無虞,世界知名的空中飛人偉大賽巴斯汀加入他們後,更是令每場表演座無虛席。但布萊德的一心想打出名聲的空中飛人女友荷莉深感不是滋味,並不顧危險與賽巴斯汀拼命較勁,甚至私下移情別戀愛上花花公子聲名在外的賽巴斯汀。團中的小丑鈕扣,其實是偽裝藏身於馬戲團的殺妻通緝犯,但他其實是一個心地善良的正直好人。

片中許多在片廠中拍攝的外景戲,都令片子顯得廉價大打折扣,尤其火車翻覆高潮戲使用模型呈現更是假到不行,但若聯想到地密爾的默片背景,反而賦予其懷舊致敬的深刻意義。當時尚未成為巨星的卻爾登希斯頓(Charlton Heston)以本片晉身一線巨星,他也和地密爾進而合作《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1956);當時已貴為奧斯卡影帝的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從頭到尾都以小丑妝現身,有種想給觀眾一反以往形象的驚喜。

除了幾場令人提心吊膽的空中飛人等表演戲碼頗為精彩,紀錄片般介紹馬戲團的片段和旁白,以及過長的花車遊行段落,都顯得無趣拖沓,角色可笑的對白舉動和粗糙的情緒轉折也相當尷尬,但地密爾拍攝本片的誠意仍無庸置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