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特戴蒙(Matt Damon)打從踏入影壇就跟奧斯卡很有緣,還在跑龍套時期的他,第三部客串的片就是入圍最佳影片等三項奧斯卡的《夢幻成真》(Field of Dreams,1989),很快他就在《校園風雲》(School Ties,1992)等片中演出主要角色,但令我真正首度在大銀幕上注意到他的,是減重演出深受內疚感折磨士兵的《火線勇氣》(Courage Under Fire,1996)。
1997年是他的生涯轉捩點,除了被大導演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相中主演《約翰葛里遜之造雨人》(John Grisham’s The Rainmaker,1997)及友情客串凱文史密斯(Kevin Smith)備受好評的《愛,上了癮》(Chasing Amy,1997),自編自演的《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讓他首度入圍奧斯卡就一舉問鼎影帝並贏得最佳原著劇本,星運從此大開。
其後的《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8)、《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1999)和《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2001)系列等片都相當成功,但真正奠定他巨星地位的,是《神鬼認證》三部曲(The Bourne Trilogy,2002/2004/2007);他再度飾演反派的《神鬼無間》(The Departed,2006)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打不倒的勇者》(Invictus,2009)令他睽違12年後再度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戴蒙繼續嘗試各種角色,《絕地救援》(The Martian,2015)中受困於火星的太空人一角令他第二度問鼎奧斯卡影帝,接著他還有《神鬼認證》最新續集(2016)、張藝謀執導的《長城》(The Great Wall,2016),和奧斯卡導演亞歷山大培恩(Alexander Payne)的《Downsizing》(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