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jpg  

落日車神 Drive (Nicolas Winding Refn, USA, 2011)

2006年,我錯過了丹麥新銳導演尼古拉斯賓丁海夫在金馬影展的導演專題放映,其後也未見台灣片商發行他的任何一部作品,終於今年他在坎城影展上勇奪最佳導演的這部新作,終於成為「首度」來台的海夫作品(片商亦先推出他2009的作品「血染天堂路」),台灣影迷才得以一窺他獨特的影音魅力。

「落日車神」並非海夫的第一部英語片,早在2003年推出的「恐懼X檔案」(亦被選映於2006年金馬影展導演專題中)就是由坎城影帝約翰特托羅主演、與「噩夢輓歌」原著作者、美國作家小賀柏特賽爾比聯合編劇的英語作品,可見他早有進軍國際的雄心壯志,甚至早於「藥頭悲歌」第二、三集,也看得出他對黑暗犯罪題材的情有獨鍾。

主角 是一個無名氏,他的名字從沒出現在影片中,就像黑澤明「大鑣客」中的浪人過客,他一個人隻身來到大都會洛杉磯,以他過人的開車技巧從事電影特技,而他也時常「非法兼差」、根據老闆的牽線,擔任搶匪的接應司機,卻是日復一日、毫無目標,直到認識了一對溫暖他冷酷內心的鄰居母子,並情不自禁愛上有夫之婦艾琳, 他才發現人生的真正方向,並決定挺身幫助剛出獄就惹上麻煩的艾琳的丈夫,以成全他們一家人的幸福,卻也帶領他「駛」向無法逆轉的道路。

改 編自美國作家詹姆斯薩利斯的同名小說,劇本由曾以「慾望之翼」入圍奧斯卡的伊朗編劇好手荷賽因阿米尼執筆(這是第一部海夫沒參與編劇的純導演作品),「落日車神」的人物設定和故事,都令我自然地聯想到馬丁史柯西斯的金棕櫚經典「計程車司機」,兩個主角都 是以開車維生、具有反社會傾向,而後因關鍵人物的出現而成為現實社會中的真正英雄,故本屆坎城影展由勞勃狄尼洛為首的評審團,頒與本片最佳導演,更別具傳承性的象徵意義。

海夫的作品似乎都以男性為中心角色,前兩部同為英語發音的作品「布朗森」和「血染天堂路」,讓英國新生代男星湯姆哈帝和近年來以許多大製作竄起的丹麥男星麥茲米基森發揮突破性的演技,而早就是新生代男星中最受推崇的萊恩葛斯林,在本片中造就了集性格和感性於一身的最新銀幕經典形象,難怪會讓海夫讚不絕口。新生代演技派玉女凱莉莫里根也再度呈現自然脫俗的演出,近來不斷軋戲的稱職綠葉布萊恩克蘭斯頓,和「地獄怪客」朗裴洛曼,都是一時之選,但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總以溫和形象現身的編導演喜劇才子艾柏特布魯克斯搖身一變的大反派,讓片中不時瀰漫的黑色幽默更倍感獨特,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選角,他參演的第一部電影其實正是「計程車司機」。

海夫十分風格化的手法絕對是本片的一大看頭,他強調明暗對比的戲劇化攝影效果,營造出危險卻莫名迷人的氛圍,出自掌鏡已蔚為現代犯罪經典的「刺激驚爆點」的攝影師紐頓湯瑪斯席格之手,也有一番傳承意義。海夫同樣在本片中證明他敏銳的聽覺,除了克里夫馬丁尼茲一貫以簡單節拍打造的迷離而淒美的配樂外,Kavinsky與College等獨立樂團的精采歌曲,也完美搭配情節和角色心境。本片設在洛杉磯的背景,令我亦聯想到美國導演麥克曼的犯罪經典,尤其是以司機和殺手為主角的「落日殺神」,本片中文片名可能也是因此而來。而海夫的影像風格有著看似承襲山姆畢京柏「日落黃沙」的慢動作暴力美學,和一如王家衛「花樣年華」般無可救藥的浪漫,而如此剛柔並濟的個人風格,將「落日車神」造就為一部如此精準結合美感和驚悚的傑作。

本文同步刊載於放映週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