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A FILM ODYSSEY: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8)

《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1938)改編自1936年普立茲獎舞台劇,是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五年內第三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作品,也是他第二部最佳影片,七項提名最終也只獲得這兩項,但依然相當風光。

銀行財閥柯比想買下一排房子擊敗對手的工廠,但某個屋主范德霍夫不肯賣房壞了他的好事。好巧不巧,柯比的獨生子東尼和范德霍夫的外孫女愛麗絲相戀,東尼毫不在乎愛麗絲的低下出身和古怪家人,但愛麗絲卻非常擔心東尼父母無法接受她。在東尼帶著父母到愛麗絲家拜訪時,除了一如預期雞同鴨講,更發生一連串爆笑荒誕的意外,但兩個家族的交集,也令柯比開始思考自己唯利是圖的空虛人生。

英文和中文片名都開門見山地揭示這是一則勸世故事,也是卡普拉引以聞名的招牌片型,但卡普拉的寓教於樂並毫不流於說教再度印證在本片中,被視為影史上最偉大導演之一絕非浪得虛名。雖然整體演出相當精彩,卻只有飾演愛麗絲媽媽的史普琳拜因頓(Spring Byington)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雖沒入圍,卻以本片展開與卡普拉長期合作的生涯,也是奠定他一線主角地位的里程碑。

本片英文片名中的「It」透過范德霍夫的台詞被揭示為錢財,但這個故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寓意,其實指的更是生命,在世時不但要及時行樂,更要善待他人,是原舞台劇和本片企圖針砭美國資本主義和貧富差距所造成的貪婪人性,但這個寓言即使在超過80年的現今仍毫不過時,甚至反應更為變本加厲的局勢,不禁令人感嘆人類可能真的無藥可救的悲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