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 C. Scott and Paul Stevens in Patton (1970)

《巴頓將軍》(Patton,1970)是以《浩劫餘生》(Planet of the Apes,1968)成為票房大導的法蘭克林J.薛夫納(Franklin J. Schaffner)進一步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生涯代表作,改編自記載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將軍巴頓戰時事蹟的兩本著作,贏得最佳影片等七項奧斯卡,擊敗當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影片、同為二十世紀福斯出品的另一部反戰電影《外科醫生》(M*A*S*H*,1970)。

巴頓將軍是個把戰爭看得比自己還重要的人,二次世界大戰在絕多數人眼中是場浩劫,在他眼中卻是個實現率領軍隊贏得勝仗夢想的契機。他獲派到北非指揮落敗軍隊並擊敗德軍,但與英國將領蒙甘馬利聯合進攻西西里時,他只因較勁心態而違抗命令,並且不顧屬下性命,因而被解除領導職務。不服輸的他捲土重來,立下功績長驅直入德國。德軍投降後,他因出言不遜而再度被迫卸任,只能惆悵地緬懷自己的豐功偉業。

本片的問世,肯定是反諷當時如火如荼的越戰,巴頓這個瘋狂的好戰份子,就是隱喻美國過於自大而自取其辱,卻又沒一味把他塑造成反派,而是呈現他私下仍具人性的一面,留給觀眾和後世定奪。這部反戰諷刺片承襲《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對於戰爭荒謬本質的強烈指控,甚至找來主演該片中瘋狂將軍的喬治C.史考特(George C. Scott)再度出任同為戰爭狂人的巴頓,他以精湛演出成為奧斯卡影帝(但他拒絕入圍更遑論得獎)。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以本片贏得他的第一座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很有可能是他得以創造經典《教父》(The Godfaher,1972)的關鍵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