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會變的-《安諾瑪麗莎》

導演 查理考夫曼、杜克強森
配音 大衛休里斯、珍妮佛傑森李、湯姆努南
出品 美國/2015
發行 UIP 派拉蒙

    作品量少質精的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連續以《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1999)和《蘭花賊》(Adaptation.2002)兩部劇本作品入圍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並以廣獲喜愛的《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Spotless Mind2004)拿下該獎,他擅長以一個飽受精神折磨的人物為中心,描述其受到週遭人事物的影響所作出的行為,繼《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2008)後,他睽違七年首度嘗試定格動畫、與動畫師杜克強森(Duke Johnson)聯合創作的第二部編導作品《安諾瑪麗莎》(Anomalisa2015)也是依循此脈絡。

    主角麥克史東(大衛休里斯 配音)抵達辛辛那提,因為居住該地時前女友的回憶襲來,令他企圖與前女友重修舊好卻弄巧成拙,偶然間他遇見與眾不同的麗莎(珍妮佛傑森李 配音),原來麥克是到此地出差演講,而與好友同行的麗莎是他的服務業指導書的忠實讀者,兩人在理所當然的情境下共度春宵,但麥克的內心卻又開始產生變化。

    《安諾瑪麗莎》源自「聲音戲劇」(sound play)形式的實驗舞台劇《新耳朵劇場》(Theater of the New Ear2005)其中的一部,該劇由以《因為愛你》(Carol2015)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也是柯恩兄弟長期合作夥伴並為本片配樂家的卡特伯威爾(Carter Burwell )發想,表演方式是演員坐在舞台上的書桌上唸白,搭配交響樂和罐頭聲響,藉以效仿復古廣播劇。最初版本由柯恩兄弟(The Coen Brothers)的《手術醫師》(Sawbone)和考夫曼的《希望離開了劇院》(Hope Leaves the Theater)組成上下兩部,但在洛杉磯演出時因演員檔期衝突,考夫曼的《安諾瑪麗莎》便取代柯恩兄弟的部分。

    考夫曼在《安諾瑪麗莎》劇中使用化名法蘭西斯福雷戈里(Francis Fregoli),福雷戈里其實出自一種名為「福雷戈里幻覺」(Fregoli delusion)的精神疾病,以能夠瞬間改頭換面的義大利舞台劇演員李奧波多福雷戈里(Leopoldo Fregoli1867-1936)命名,是一種將不同人視為同一個人偽裝成不同外表的稀有症狀,也是本故事的靈感來源,連麥克下榻的飯店都刻意取名為福雷戈里。透過主角麥克的耳朵,觀眾聽到的所有其他人的聲音都一模一樣(湯姆努南 配音),直到麗莎的「正常」聲音出現,令觀眾也隨著激起他內心漣漪的剎那轉變而感到興奮。

    《赤裸》(Naked1993)坎城影帝大衛休里斯(David Thewlis)、以《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2015)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珍妮佛傑森李(Jennifer Jason Leigh),和曾以編導作品《What Happened Was…》(1994)獲得日舞影展評審團大獎的「專業綠葉」才子湯姆努南(Tom Noonan,除了擔任「其他人」配音,亦演唱由考夫曼作詞、伯威爾作曲的片尾曲 "None of Them Are You")再度聚首將劇場裡的聲音演出透過動畫形式,更加生動地呈現在銀幕上。



(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不過本片並不侷限於描述福雷戈里幻覺這種症狀,而是將其延伸為現代人對於週遭人事物麻木無感的文明病,或許更是表現一種受困在社會體系下卻渴望自由的人性,角色使用相當逼真卻仍看得出是木偶的外表呈現,除了凸顯故事的荒謬感和人物的桎梏感,也巧妙營造出虛實不明的氛圍。在麥克的夢境中,他被飯店經理求愛的光怪陸離情境,似乎暗示他強烈自戀的人格,也促使他亟欲把握與眾不同的麗莎。

    但如同所有令人心動的邂逅,激情過後的麥克開始失去對麗莎的好感,甚至嫌棄她的舉止,麗莎的聲音也逐漸變成一如其他人的聲音,這種失去新鮮感的「症狀」,或許可悲地正是人性的一部分,當麗莎述說著認為自己是個反常的人(Anomaly),聽在對人生感到乏味的麥克耳裡反而是種刺激,他因而為麗莎所取的外號「反常麗莎」(Anomalisa)也隨之解答片名的涵義,而麗莎在片尾寫給麥克的信中,提到會用字典的她偶然查到Anomalisa在日文中有「天上女神」(goddess of heaven)之意,麗莎依然抱持的希望樂觀,讓麥克自作可憐而棄之如敝履的「例行行為」,以及從他買給兒子的日本骨董色情機器玩偶口中唱出的桃太郎歌曲更顯諷刺而寂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