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夜空 Дом с башенкой/Dom s bashenkoy (House with a Turret) (Eva Neymann, Ukraine, 2012)

 
《飛向夜空》改編自已故作家佛德瑞克高仁斯坦(Friedrich Gorenstein,1932-2002)的自傳小說,這位創作者來不可小覷,當年曾與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1986)合力撰寫《飛向太空》(Solaris,1972)的劇本,據傳塔科夫斯基一度想要將原著搬上銀幕,高氏作品的地位由此更可見一斑。 背景設於二次世界大戰的烏克蘭,新銳導演伊娃尼曼(Eva Neymann)企圖以復古電影形式和黑白攝影,緩緩地述說一則大時代下的生存故事。八歲的小男孩(狄米屈寇貝茲柯伊 飾)跟著母親(葉卡特琳娜戈魯貝瓦 飾)搭乘火車前往尋找外公,卻因母親重病而在中途的不知名小鎮下了車,在母親被送進醫院後,小男孩只能自力更生,他不斷企圖回到醫院待在母親身邊,未料殘酷的現實卻讓這段旅程變得相當艱難。 
 
《飛向夜空》的小男孩主角讓我想到史蒂芬索德柏(Steven Soderbergh)的《山丘之王》(King of the Hill,1993),兩片同樣改編自作者回憶錄,也都有著必須面對現實而成長的相同命題;男孩被隔離在母親身邊之外卻堅忍的可貴純真,更令人再度得到在《悲憐上帝的小女兒》(Ponette,1996)中,從一路上絕不放棄找到母親的小女孩身上所喚起自身對親情渴望的感動。童星狄米屈寇貝茲柯伊(Dmitriy Kobetskoy)就像僅僅在五歲時便以《悲憐上帝的小女兒》威尼斯影展最佳女演員的薇克特娃提維索(Victoire Thivisol)一樣,初次演戲就渾然天成,輕易地就抓住觀眾的目光;飾演母親的是在1999年曾以李歐卡霍(Leos Carax)的《寶拉X》(Pola X)驚艷四座的俄國演員葉卡特琳娜戈魯貝瓦(Yekaterina Golubeva,1966-2011),戲份雖少卻非常深刻,可惜在本片拍攝完畢後便英年早逝。 
 
橫跨劇情和紀錄長短片領域的攝影師林維達斯雷普斯(Rimvydas Leipus)透過導演尼曼的黑白攝影理念,營造出更凸顯哀傷氛圍的淒美畫面,不論是雪景、夜晚、室內的燭光、蕭瑟的街道和在無邊大地上移動中的火車,都令人彷彿跟著小男孩一同身處在那個陌生卻對其有著莫名土地情感的時空,片中精心設計的鏡頭都十分值得細細品味。小男孩在後半段又坐上了火車,卻孤立無援地進入了一個微型社會,戰後的人性都縮影在車上的人物身上,為了搭上火車虛情假意的夫妻、受到戰爭生理或心理創傷的軍人和為求溫飽不顧廉恥的男人等等,孓然一身的男孩開始學習保護自己,也從中瞭解回報和分享的重要。 
 
雖然沒有刻意點出,但原著作者高仁斯坦顯然在這個童年故事中,暗示自身猶太裔身分在二次大戰中流離失所的處境,而原著書名和原片名「有塔樓的大宅」(House with a Turret)則象徵男孩心中永不消逝的希望,雖然歷經重重磨難、見識到人性的醜惡,他仍繼續著前往尋找外公的旅程,希望終有一天能看到那個指引他回到親人懷中的地標,而在旅途中的燭光,就像仍緊緊跟隨著他的母親,不時撫慰著他的心靈,進而擁有面對自己的悲傷和渺茫未來的勇氣。
 
本文同步刊載於放映週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