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o.jpg  

 

愛情需要翻譯 Hi-So (อาทิตย์ อัสสรัตน์ Aditya Assarat, Thailand, 2011)  

以首部長片作品「傷心蔚藍海」受到世界矚目、並獲得2008年台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單元特別提及的泰裔美籍導演阿迪提亞阿薩拉特,三年後帶著第二部長片作品再度參展台北電影節,「愛情需要翻譯」延續「傷」的恬淡清新風格,也再度影射泰國於多年前遭逢東亞海嘯後的影響,不過對於阿薩拉特而言,這個十分私密切身的故事,就像李安的「喜宴」之於「推手」,其實才是他原本構想的第一部長片。  

在一個泰國的海濱度假旅館,一群劇組正在拍攝一部有關一個失憶男人的電影,就和編導阿薩拉特一樣,男主角是個泰裔美國人,而他可能同為泰裔、卻不會任何泰文的女友前來探班兼度假,原本興高采烈前來和男友相聚的她,卻因男友忙於拍攝工作而感到被冷落,反而原本與她難以溝通的當地居民,給予她這趟旅程中的真正樂趣和歸屬感,她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們生命中的無奈,卻難以和男友在共通的英文語言中互相了解並達成共識。  

或許是受到許多劇中劇類型的電影影響,「愛情需要翻譯」中的設定,使我馬上聯想到高達的「輕蔑」和楚浮的「日以作夜」,以及許多受其影響的後世作品,在片中飾演男主角的阿南達艾夫林漢,其實早在2004年主演「鬼影」時就廣為人知,而在「愛」中演出似乎同樣是驚悚恐怖片的設定,令一份自嘲的意味不言而喻;第一段的角色設定雖然類似「愛情,不用翻譯」(或許中文片名正式因此才取得如此相似),但片中的愛情其實是完全不需要言語表達就能令人領會的東西,而真正需要被翻譯的則是人類溝通的斷層。  

和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熱帶幻夢」有異曲同工之妙,「愛情需要翻譯」也是分為上下兩個段落,下半段一轉到了大都市曼谷,觀眾得以一窺男主角的生平背景和更多私下面貌,他身旁的女友也從上半段中自美國遠道而來的訪客,變成因工作認識的泰國當地女子,這個轉變雖然看似突兀,觀眾卻也能馬上理解其中的秘密,這未嘗不也是一種人類共通的語言。  

原片名揭示的上流社會的含意,也在下半段中隨著第二位女友漸漸被揭露的身分背景而更為深刻,隨著新時代和全球化的來臨,階級已不再是定義幸福的標準,原本清晰的界線也不復存在,男主角的情感,就像他母親已經被買走並拆除為斷瓦殘壁的昔日華廈,和他的世界因家庭因素而被一分為二的飄泊感,都迴盪在片尾那座新穎卻更令人倍感寂寞的機場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