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our lApres-Midi.png 

 

午後之戀 L'Amour l'Après-Midi/Love in the Afternoon (Chloe in the Afternoon) (Eric Rohmer, France, 1972)

 

「六個道德故事」的完結篇,回到前兩篇和第四篇的旁白敘事法,一個擁有美滿家庭的男人費德力克,不諱言地坦承他無時無刻仍受到女人誘惑,甚至在夢想著擁有一種高科技儀器發射電波,有所有女人都被他吸引,但夢境還是諷刺地結束在他被拒絕時。就在此時,他多年不見的好友克蘿伊回國並馬上與他聯繫,克蘿伊依舊嫵媚的外表,與充滿感性的魅力,讓信誓旦旦地宣稱會對太太忠誠的他,也面臨到此生中慾望和理智拉鋸的最大難關。

 

瀕臨出軌的男人已是屢見不鮮的題材,但一般我們看到的,都是男主角在無法克制誘惑的衝動下,的確發生了外遇行為,但本片卻是一直保持著遊走在這個道德邊緣的張力。費德力克從一開始刻意保持與克蘿伊的關係,到後來成為固定見面的好友,都是他的理智不斷地在後退讓步,他對克蘿伊的慾望,早在多年前他們初識時便萌芽了,只不過現在已懷有成家立業的成熟男人身分的他,更身負一份履行社會及家庭道德的責任感。

 

克蘿伊誘惑費德力克的企圖十分明顯,甚至讓費德力克在她不告而別的短暫出遊時,因頓時失去生活樂趣的動力,而感到相當頹喪,這些高明的手段,或許是因為她真的深愛著費德力克,也有可能只是因為她厭倦了波西米亞式的放蕩生活,而想藉由費德力克晉升至布爾喬亞的地位(在片中她曾說過她也並不介意當個中產階級),不論如何,克蘿伊就像「致命的吸引力」中的葛倫克羅斯,是個會想盡一切辦法得到幸福的女人。

 

片中雖然沒有特別註明時間,鏡頭仍不時帶到費德力克辦公室日期,侯麥對時間訊息的重視可見一斑。雖然這個故事看似非常平凡通俗,到了侯麥手裡就是能變得很不一樣,他再度讓主角成了口是心非的偽君子,但投射出很多人在同樣情境下,也極易產生的相同心理狀態,而在這個有各種可能結局的故事中,侯麥還是有足以讓觀眾出奇不意並感受深刻的法力,或許這種道德的束縛已不再獲得和昔日一樣的重視,但它其實更甚於社會或家庭的規範,始終是附屬在人性中的一部分,這個完全符合各層面道德的結論,為這個系列劃下了不可能更完美的句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