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a Collectionneuse .jpg

 

收藏男人的女人 La Collectionneuse (The Collector) (Eric Rohmer, France, 1967)

 

這部第四篇道德故事,卻先於第三篇「慕德之夜」推出,主要是為了配合尚路易屈提釀的時間。和侯麥為人津津樂道情境式喜劇不同,本片是他大量運用旁白的另一個風格,一開始他先用三個極短的序曲,粗淺地介紹三位主角,也是片中唯一沒有旁白的部分,直到進入故事主軸後,我們才得以發現這個故事,是透過其中一個男人亞德里安的觀點來敘述。

 

亞德里安和好友丹尼爾來到一座他們共同朋友的別墅度假,和他們一樣受到邀請的,還有一個縱情玩樂的女孩海蒂,起初他們冷眼旁觀、甚至鄙視海蒂揮霍青春的不羈,但其實是他們的酸葡萄心理作祟,原本才冷嘲熱諷海蒂是個男人收藏家的丹尼爾,也自打耳光地成為海蒂「收藏」的對象之一,唯一還把持住陣腳的亞德里安,其實也沒像他自視甚高地那般冷靜睿智。

 

這個故事可看作是第二篇「蘇珊的愛情事業」的延伸,同樣是兩男一女的主角設定,同樣是其中一個男人擔任旁白,也同樣讓原本看似任人宰割的女孩,在最後反將了兩個男人自以為是的假清高。亞德里安身為古董買賣家的職業設定,巧妙投射了被諷刺收藏男人的海蒂,一個買家在收藏一件價值連城的古董時,也看上了海蒂,欲反過來將海蒂納為他的「收藏」之一,這也是亞德里安為了消磨海蒂銳氣的手段。

 

貫穿全片,我們不斷地聽到亞德里安將他的一切想法和行為合理化,但漸漸地,我們就能發現他習慣偽裝的可鄙與可悲,不承認自己是中產階級,卻已養成和中產階級一樣傲慢的習性,丹尼爾與他共享這份自欺欺人的特質,只差還沒修煉到他那般「高深」的境界,而起初不怎麼討喜的海蒂,反而逐漸令人欣賞起她的坦率和自主,她身為年輕人所擁有的隨興本錢,完完整整地擊碎了亞德里安自以為即將手到擒來的春夢,而在他一連串繼續自欺的旁白後,也在他一向無往不利的欲擒故縱中,被他自己的脆弱打敗,侯麥如此大快人心的結論不禁令人大力叫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