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hining.jpg

 

鬼店 The Shining (Stanley Kubrick, UK/USA, 1980)

 

這部我已久仰大名的經典恐怖片,還是一直到2003的跨年夜前,才和一票同學在MTV找到本片日版影碟的蹤跡,在那個還沒分級制度年代推出的本片,原來是台灣真正的禁片(別再說有正式發行錄影帶和影音光碟的「噩夢輓歌」是禁片了),連現在DVD和藍光都還沒解禁,可見本片的「生猛程度」(但也有可能只是華納兄弟懶得還要和新聞局纏鬥一番以引進),庫柏力克生平的13部劇情長片作品中,就有本片和「發條橘子」兩部作品在台灣被禁,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項台灣影史上的紀錄吧!像我一樣趨之若騖的影迷,千萬別屈就於品質低劣又賺取暴利的盜版,還有從香港網站訂購精良正版的選擇權。

 

改編自史蒂芬金暢銷名著的「鬼店」,是庫導作品中唯一一部恐怖片,卻早被公認為影史上最偉大的恐怖片之一,足以與希區考克的「驚魂記」其名,但當年推出時,大家卻不識相地加以撻伐,票房評價皆失利,甚至還慘遭金酸莓獎入圍之吻,如今看來,那些自以為是的影評人和觀眾真是諷刺地打了自己一記耳光,和庫柏力克一起改編劇本的黛安強森,自己寫的卻是愛情小說,她的作品「Le Divorce」就在二十四年後,被美國文學導演詹姆斯艾佛利改編成也是評價淒慘的「愛情合作社」,不知道時間會不會也還它個公道?

 

傑克托倫斯是一位作家,為了在撰寫作品時謀生,他應徵並被錄取了一家度假勝地豪華旅館的冬季管理員職務,和太太與小兒子一家三口搬到了這座與世隔絕的人間聖地,但其實這間旅館有著恐怖的歷史和傳說,就連經理也毫不避諱地在面試時加以註明,毫不信邪的傑克卻完全不以為意。小兒子的通靈能力,讓他很快地就察覺了旅館中的超自然跡象,一連串令人毛骨悚然的現象日益頻繁,因苦無靈感而日漸焦躁的傑克也開始產生明顯的心理變化,這一切究竟是因緣際會?還是在冥冥中早已註定?

 

熟悉史蒂芬金的書迷和影迷,絕對不會對這個故事中強調地域野史的構想陌生,一向對在美國受侵略的原住民歷史關注的他,同樣在這個故事中大加投射,這間旅館之所以會這麼與眾不同,可能正是位處前原住民被屠殺驅趕的土地上,因而受到永恆的詛咒,雖然片中並未詳加說明,但片中一樣具有通靈能力的非洲與印第安裔混血廚師,還是陳倉暗渡了這份對美國歷史的批判意味。

 

不論是情節鋪陳、氣氛掌握、佈景取鏡,本片都延續了庫導一貫力求完美的大師功力,除了成為當時創舉的緊跟著小兒子的平移攝影技術,旅館內景和偌大的樹牆迷宮都是電影藝術設計的極佳範本,當時已貴為奧斯卡影帝的傑克尼柯遜,也以本片中令人不寒而慄的多層次表現,使這個演出和本片一樣在影史上擁有不凡地位。相信每個人對深具曖昧意味的最後一幕各有不同解讀,雖引起眾說紛紜,這反而再度證明了庫導每每攝人的超凡功力,令本片在透過靈異象限呈現的省思外,更提供一份前世今生的無盡遐想。

 

PS 金馬影展特地將本片最後一個場次安排在閉幕片「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前,若像我一樣兩場都有觀賞的觀眾,定能看出其中跨越時空的理念呼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治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